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选择好零食?

28191次浏览

零食是指非正餐所吃的食物和饮料,吃零食是儿童常见的行为,无法避免。

零食可作为正餐以外能量和营养素的补充渠道,在一天的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中占一定地位,不应简单粗暴的禁止儿童吃零食,而应正确引导,让儿童既能享受零食的了却,又能获得营养补充。

首先,吃零食应有适当时间。零食应在两次正餐之间吃,如上午10时或午睡后。离下一顿就餐时间不可太近,以免影响下一顿正餐的正餐食欲及消化吸收功能。不少有条件的中小学,在上午10时采用课间餐,不仅使学生学习效果好,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其次零食的量要适当。零食不可代替正餐。如果零食吃得太多,打乱正餐进餐习惯,影响下一顿正餐的食欲,使下顿正餐吃得少,或者干脆不吃、易造成营养不良。若零食吃得多,下一顿正餐照样吃,则易造成能量和营养过剩,引起超重或者肥胖

第二零食的品种很重要,除水果、坚果外,要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如牛奶、豆浆、奶制品、豆制品、鸡蛋、牛肉干、鱼片干等。不应该总是吃营养价值较低,味道鲜美但提供热量的加工食品,如饼干、方便面、膨化食品、糖果、蜜饯、巧克力、冷冻、甜品、果冻、果汁、碳酸饮料等。至于一些会饱和脂肪或者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为西点、蛋糕、含钠盐较高的腌制食品、含变质蛋白质的熏烤食物,以及含铅量较高的爆米花等零食则不宜吃。

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一是不能一概反对吃零食。二是吃零食要适时、适量。三是吃零食也要讲究营养,不能只图解馋。另外吃零食一定要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由于吃零食往往“随手捏来”最容易由于手不干净或者食品不洁而引起肝炎、腹泻等疾病。

怎样杜绝孩子过多吃零食?

1. 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A. 定时定量吃好正餐:给孩子适量饭菜,坚持每餐吃些。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多吃,更不能依着孩子爱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顿饱一顿饥,然后用零食填补,这样会影响下一顿食欲,同时会养成孩子任性、浪费的不良习惯。

B. 饭菜要多样、平衡、适度。荤素搭配、粗细结合,孩子饭菜尽量色香味俱全,饭菜不要总是一个面孔。主食要丰富,除米饭外,还有面包、饺子、馄炖等。米饭可以变着花样,在米饭中加入小米、豆子、肉丁等色彩好看,营养也到位。孩子通常喜欢吃糖醋味、红烧味和茄汁味菜肴。爸妈不妨多征求孩子意见。

C. 吃饭要细嚼慢咽。有些家长脾气急躁,强行给孩子喂饭,这是不对的。

D. 指导孩子不要偏食、挑食。

E. 不要让孩子喝大量碳酸饮料,特别是可乐型饮料。因为磷含量高,过量饮用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而应让孩子多喝白开水。

F. 为孩子吃饭创造温馨环境,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在饭桌上训斥、打骂孩子,其结果造成不必要的紧张气氛,令孩子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甚至造成极强的逆反心理,更加不顾吃饭。

孩子小孩被表扬,爸妈不妨多准备几顶“高帽子”。若孩子吃饭表现好,爸妈可通过奖励办法。当然这种奖励不应是奖食品,而是孩子喜欢接受的如买图书、讲故事、买玩具或周末全家去公园,但这些表扬一定要兑现。

以下零食中的几大“头号杀手”

1. 薯片:其营养价值低,还有大量脂肪和能量,多吃破坏食欲容易导致肥胖。

2. 果冻:市场上的果冻基本成分是一种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卡粒胶。基本上不含果汁,其甜味来自糖精,而香味则来自人工香精。

3. 快卤面:脂肪含量高,营养价值比较低,多吃不利饮食平衡

4. 饼干:源于高能量、高脂肪食品、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少。多吃不利饮食平衡,也 导致肥胖。

5. 泡泡糖、口香糖:营养价值几乎是零。一些产品含有大量防腐剂,人工甜味剂,特别是质量低劣的次品,对孩子健康损害更大。

6. 膨化食品、营养尚可,但含有大量色素、香精、防腐剂、人工光甜味剂、赋形剂等食品添加剂,多吃不利孩子健康。

相关推荐

肝脏有回声是怎么回事
肝脏有回声可能与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肝内钙化灶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肝脏有回声可通过超声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01:33
足底发黄是什么原因
足底发黄可能是鞋袜脱色、汗液增多、足癣、贫血、肝炎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采用生活调理、使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改善。若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1.鞋袜脱色:若鞋袜的质量不好,可能会脱色,使足底发黄,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需要选择质量较好的鞋袜。2.汗液增多:如果平时的运动量较大,可能会导致汗液增多,让足底变成黄色,建议勤换鞋袜,勤洗澡。3.足癣:病原体感染、清洁不当等因素容易引发足癣,导致足底发黄,患者通常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卢立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改善。4.贫血:饮食不当、遗传等因素容易引起贫血,使足底发白、发黄,建议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复方硫酸亚铁颗粒、蔗糖铁注射液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5.肝炎:病毒感染、遗传等容易引发肝炎,造成足底发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片、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以促进恢复。患者平时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过度刺激皮肤。
肝炎不能吃什么东西
肝炎患者不能多吃罐头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肠、甜食、葵花籽、松花蛋、腌制食物。肝炎患者不宜多食用的是罐头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肠。罐头食物中的防腐剂、食物色素等会加重肝脏代谢及解毒功能的负担。油炸、油煎属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泻。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会有致癌物质,易诱发肝癌。各种甜食适可而止,肝病患者要适当补充糖原素,但不宜吃太多。糖容易发酵,加重胃肠胀气,易转化为脂肪,加速肝脏对脂肪的贮存,促进脂肪肝的发生。少食用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可使脂肪较易积聚肝脏,影响肝细胞的功能。松花蛋含有一定的铅,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经常食用松花蛋会使钙质缺乏和骨质疏松。各种腌制食物盐分太高,肝病患者吃多了易影响水、钠代谢,对肝硬化患者则应禁忌。
语音时长 01:24

2021-06-09

96972次收听

02:55
谷丙转氨酶多高算肝炎
谷丙转氨酶ALT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正常值是0-40U/L,临床上一般把ALT血清值持续超过正常上限的2-3倍,定为肝炎。其他非传染性肝病也可以出现谷丙转氨酶的升高,如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癌以及心肌梗塞的早期、心功能衰竭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谷丙转氨酶的升高。营养不良、酗酒、使用某些药物、发烧等情况,均可能使转氨酶有轻度的升高。生理状态下,如激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升高。
慢性肝炎的用药原则
1、患者要有明确的病毒复制指标,这里要指出的是,HBV-DNA阳性要以斑点杂交法阳性作为依据,而不能仅指聚合酶链反应阳性作为指标。2、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时机要恰当,宜选择患者的疾病处于炎症最活跃的时期,ALT应升高较明显,推论其肝活检处于慢性肝炎轻或中型,如此才易取得更高的疗效。3、为患者
肝炎有哪些表现症状
肝炎以较为强烈的传染性,让人们实在不敢恭维,可是,对于这种病症,我们应该拿它怎么办才好呢?专家表示,肝炎若真的发生,我们再阻止已经为时已晚了,而当前最好的方法则是掌握好它的发病症状,及早进行治疗。那么,肝炎有哪些表现症状呢?1、皮肤发黄对于肝炎患者来说,出现眼睛和皮肤发黄的症状是比较常见
应该怎样防止慢性肝炎恶化呢
 怎样防止慢性肝炎恶化?肝病专家指出,肝病的三部曲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慢性肝炎正是肝病三部曲中比较重要的一步,在慢性肝炎这个阶段如果治疗的不科学或者没有及时的得到治疗,病情会进一步的恶化,轻者就是肝硬化,严重的直接转变为肝癌了,我国的慢性肝炎患者众多,了解怎样防止慢性肝炎恶化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小孩得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肝炎这种疾病,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其实就有很多人可能患有这种疾病。而且肝炎在不同人群中是都会发生的,而最让人忧心当属小孩肝炎了。大家都知道孩子并会不表达自己身上的不适,也就不能很好的发现这种疾病的发生,如果错过了治疗那么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孩得肝炎的症状有哪些?也给大家提前提个
肝炎的传播途径
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完全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血液传播,另一类是粪-口传播。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很多,除病毒性肝炎之外以外,比如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并无传染性。因此,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其中甲肝和戊肝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属于粪-口传播途径,传播性较强,容易造成集体性爆发,一起吃饭、共用食具、洗浴等导致该类肝炎的传播。而乙肝、丙肝、丁肝均为血液传播,当血液或皮肤黏膜接触到此类肝炎病毒时就可能导致感染。其传播途径通常有母婴途径、输血感染、整容器械等。如果病毒活动期,患者需要在专科医院接受检查治疗。而在病毒的稳定期或只是单纯的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同处一室、握手拥抱、同餐、共用洁具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在生活中对于肝炎要做到积极预防,乙型肝炎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接种疫苗之后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越高,对人体的保护能力越强。注射乙肝疫苗之前,需要检查肝功和乙肝五项。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54432次收听

02:50
肝炎吃什么食物好
肝炎患者的因病情状况不同,对食物的要求也不一样,大体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三种情况。急性肝炎在急性期肝功能异常很明显,患者食欲很差,需要以清淡饮食为主,最好以素食和碳水化合物为基本饮食,要少油脂、少蛋白质,目的是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在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需要逐渐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慢性肝炎患者的饮食相对来说没有特殊要求,与常人一样进食即可,需要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及蛋白质。肝硬化患者饮食因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食物质地要柔软,要少食多餐,食物成分要营养丰富。另外,肝性脑病患者要根据急性发作期和恢复期制定饮食原则,发作期少蛋白质,恢复期可适量增加蛋白质。
急性肝炎怎么检查
急性肝炎是指各种病因造成的急性肝脏炎症坏死,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急性肝炎患者就诊时,首先询问病史,既往有无饮酒史、有无特殊药物应用史,家族中有无肝炎患者等等。如果既往史无特殊,首先进行常见病毒性肝炎筛查,化验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甲肝抗体、戊肝抗体等,如果上述病毒标志物全部阴性,可进一步筛查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代谢性肝病标志物等。随后化验肝功能,观察肝脏受损程度。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比如腹部彩超、肝脏CT或磁共振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及质地变化。也可以进行肝脏硬度值弹性扫描,观察是否存在肝纤维化。通过检查,明确急性肝炎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以进行针对性治疗。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10

61142次收听

重症肝炎如何治疗
重症肝炎是肝炎的严重临床类型,病情危重,多见于病毒性肝炎,也偶见于药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出现障碍,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治疗原则为早诊断、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必要时进行肝移植治疗。一般治疗原则为:1、卧床休息。2、给予高糖、低脂、适量蛋白饮食。3、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纠正低蛋白血症。4、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针对病因治疗涉及抗病毒、停止损肝药物、戒酒等治疗。经积极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者,可进行人工肝治疗,直至肝移植治疗。
语音时长 01:27

2020-02-10

54675次收听

爆发性肝炎能治好吗
爆发性肝炎主要的是由慢性肝炎引起来的,起病比较急,病情比较严重,是重型肝炎和急性坏死性肝炎。治愈的情况很难说,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预后也是不一样的,效果好坏不一样。爆发性肝炎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的,起病急,重度恶心呕吐,出血倾向,腹胀,意识障碍等,病情比较严重,死亡率比较高。可通过需要具体的根据病因来积极的治疗,包括白蛋白和新鲜血浆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要提高免疫力,还要抗病毒的治疗,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前列腺素,支链氨基酸,免疫调节用胸腺肽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等综合的来治疗,还是能够控制住病情的,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有良好的治疗结果,提高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35

2019-12-30

63791次收听

01:19
病毒性肝炎症状
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主要是急性肝炎,急性肝炎的主要表现主要是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厌油纳呆,不想吃饭,还有乏力,肝区疼腹胀等等,这是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的表现。慢性肝炎的表现可能就不是特别的典型,有些慢性肝炎的病人可能就没有任何症状,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比如说肝区疼肚子胀,乏力这些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第一,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第二,中度症状、体征,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肝功能有异常改变。第三,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它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
03:05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一种总称,包括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炎都会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饮食不良等症状。在中国引起最多的肝炎就是病毒性肝炎。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