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髓炎护理常规

发布时间:2020-12-1027636次浏览

感染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病毒等引起的骨骼感染,其病位在骨髓,骨皮质,骨松质,骨膜,常见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百分之八十,那么有哪些骨髓炎护理常规?

一、心理护理

骨髓炎患者都是反复多次住院手术的患者,每位患者及家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多半都会伴有:紧张,抑郁,焦虑,怀疑等心态。不论患有何种疾病,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骨髓炎是骨科领域里极难治愈的一种疾病,治疗困难,治疗不当就容易造成反复复发,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尤为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亲切的话语,自然友好的交谈,告诉患者骨髓炎正确有效的治疗,是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认真对待自己的疾病,减轻和消除不良的低级情绪。对心情不快的患者给予劝导,安抚。

二、一般常规护理

骨髓炎患者一般病程长,如治疗效果不佳,易于复发,长期体质消耗而抵抗力差,易导致各种并发症。

1.要注意观察检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如体温高达39度以上,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如患者出汗多,注意发生虚脱,有感染性休克者,按休护处理。长期卧床患者,要做好卫生护理,经常翻身,预防褥疮。

2.注意患者胀肿,疼痛的情况,要经常观察患者末梢循环的情况,注意患肢的颜色,温度和知觉的变化。

3.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富有营养易消化饮食,一般给流食或半流质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如要手术的患者,术前患者要有良好的睡眠。

三、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观察:术后24小时内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开始每30分种测量一次至病情稳定为止,术后3天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

2.观察伤口及处理

术后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落等情况,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复发感染的征兆,如手术后发现有寒战,发热,脉快,局部红肿,并有压痛等,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加强基础护理

手术后由于患者活动受限,体质差,消瘦,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有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卫生护理,防止其它部位发生感染,同时应用各种预防的方法,防止患者发生褥疮。(尤其是长期卧床的骨髓炎患者更容易发生褥疮性骨髓炎。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四、并发症的护理

急性骨髓炎如未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不当常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病理性骨折,化脓性关节炎,骨骺分离,关节挛缩畸形。并发症出现,不便对骨髓炎治疗预后有很大影响,且肢体发育受影响,同时易导致肢体残疾,甚至生命危险,因此,并发症护理不可忽视。

相关推荐

颅骨骨髓炎的治疗
创伤后骨髓炎是创伤骨科领域的重大难题,即使在一些预防理念和技术手段较为先进的国家,发生率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现阶段,对于创伤后骨髓炎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手段,深入开展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研究,解决创伤后骨髓炎诊断与治疗中的难点与挑战性问题极为迫切,颅骨骨髓炎的治疗是怎么样的呢?
骨髓炎运动法则
骨髓炎是由于细菌侵入机体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感染,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治疗骨髓炎功能锻炼同样重要,合理的功能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骨质代谢,有利于骨组织的病变的恢复,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骨髓炎运动法则
慢性骨髓炎怎么治
慢性骨髓炎怎么治呢?自己的小腿受过外伤,现在患部出现肿胀、疼痛,不断的溢出脓液,治过几次一直没有治好,就去检查说是患上了慢性骨髓炎,这种慢性骨髓炎能治好吗,该怎么治呢,以下就是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回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骨髓炎的病因患者了解透彻
骨髓炎的频繁出现极度的影响了骨髓炎患者的正常生活,骨髓炎患者一定要根据骨髓炎的病因及时的治疗,防止疾病的复发。事实上,生活中,至少有一半的患者不了解自身患有骨髓炎的病因。因此,接下来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引发骨髓炎的病因。骨髓炎的病因有很多,主要的骨髓炎的病因体现在下面:(1)骨骼附近软组织感染扩散引
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到骨髓、骨皮质、骨膜以及其他的软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由血源性引起,也可以由外伤或手术感染所引发。血源性引起多半是疖、痈或者其它病灶的化脓性菌进入到血液,从而进入到骨组织。四肢骨骼的两端最容易受到侵犯,尤其是下肢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常可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全身的高热、局部的疼痛、红肿。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转变为慢性骨髓炎,皮肤就会发生溃破、流脓,拍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骼内有死骨或者空洞形成。急性期有的时候还可以危及到生命,甚至有的人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应急办法,导致患者终身残疾。
语音时长 01:33

2020-08-18

65555次收听

胫骨结节骨骺炎可以自愈吗
胫骨结节骨骺炎又称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好发于青春发育期,11~15岁的男孩,多为发育加快,喜好运动者,可有剧烈运动或外伤史。伤后胫骨结节局部可有凸起、肿胀,压痛,主动伸膝,被动屈膝或蹲起时加重。一旦明确诊断为此病,急性发病时疼痛较为剧烈、关节活动受限、需予以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制动限制关节活动,以利于症状缓解。症状相对较轻的予以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即可,一般无需药物治疗。曾经有人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封闭治疗,达到迅速止痛的效果,但因可能导致组织变性坏死,髌腱自发性断裂,目前已不使用。胫骨结节骨骺炎有自限性,到了一定年龄,骨骺基本闭合,此病就可以自愈,不再发病了。
语音时长 01:25

2020-03-17

65619次收听

骨髓炎症状
骨髓炎的主要症状,分为局部表现和全身的表现。局部表现就是有骨髓炎的肢体的部位,比如腿上可能会出现红、肿、热、痛,也就是出现皮肤颜色发红,可能会有轻度的肿胀,皮温会升高,摸着会比较烫,疼痛是最明显的表现,疼痛可能会比较剧烈,尤其是在夜间。如果有伤口,可能会发现伤口往外流脓。全身就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出现全身发热,抽血检验发现血常规里面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以及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性指标全部升高。骨髓炎迁延不愈形成慢性骨髓炎,从片子上或者是从CT上可以看到有死骨形成,疼痛可能会减轻,但是一般会有持续慢性疼痛。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足量、对症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需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及抵抗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将骨髓炎的并发症降低至最低。
语音时长 01:17

2019-12-10

60842次收听

骨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骨髓炎多由于感染引起,由血源性微生物引起血源性骨髓炎,细菌在某个部位停留造成局部感染炎症。从感染组织扩散而来,包括置换关节的感染、污染性骨折及骨手术,细菌沿着血液循环进入骨髓内。人体某段时间因为劳累等原因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也会较容易引起骨髓炎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病原体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引起骨髓炎可见于吸毒者、镰状细胞血症患者和严重的糖尿病或外伤患者。真菌和分枝杆菌感染者病变局限于骨髓炎,并引起无痛性的慢性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消耗性疾病、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糖尿病、血液透析及静脉用药。对于儿童,任何引起菌血症的过程都可能诱发骨髓炎。
语音时长 01:19

2019-12-05

62158次收听

02:09
骨膜炎的症状
骨膜炎分为感染性骨膜炎和非感染性骨膜炎。感染性骨膜炎一般是由创伤后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般会出现畏寒、发热、寒颤、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较重的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一般表现为疼痛剧烈、肿胀、脓肿、可扪及波动感,当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窦道后会比较难愈合。非感染性骨膜炎是由于大量的运动造成骨膜损伤,导致骨膜炎症性的病变,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患者的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早期会有局部的酸、困以及肌肉无力,后期可能会出现局部剧痛、肿胀,背部肌肉痉挛,按压的时候会有疼痛感。
骨髓炎是什么
骨髓炎是由于患者受到了血源性感染、创伤性感染或者软组织受到感染引起的一种骨科疾病。一般是患者的四肢骨两端最容易患上,而且是髋关节为最常见。如果是急性骨髓炎,患者会有高热、疼痛的症状。如果是慢性骨髓炎,患者会有溃破、流脓、死骨,或者出现空洞的症状。
01:35
骨髓炎有哪些类型
骨髓炎的类型包括:急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一般起病比较急剧,大约在十天之内就可以出现高热、寒战、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亚急性骨髓炎多数在两周之后逐渐出现症状,而且这种病人全身高热症状往往并不明显。慢性骨髓炎多数是因为急性骨髓炎或亚急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导致。慢性骨髓炎往往没有全身症状,只有局部症状,可以发现一个窦道也可能局部反复出现窦道的流脓、红肿,自己可能愈合,有时候也会有死骨排出。
01:49
急性骨髓炎的常见症状
全身症状表现为病人突然起病,急剧出现高热、寒战,高热有时会到39度以上。局部症状多见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部位就在膝关节的上下,也就是股骨的远端和胫骨的近端出现局部疼痛,而且这种疼痛非常剧烈,并且拒触。局部出现红肿,发热严重。如果早期进行消炎制动之后,症状就可能消失,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又会转为慢性骨髓炎,到慢性骨髓炎时,病人的全身症状可能消失,但是局部的疼痛症状依然存在,如果持续发展,病人可能出现肢体的畸形,或者出现窦道、反复流脓。急性骨髓炎的症状分为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
儿童骨髓炎有什么危害
儿童骨髓炎非常严重。因为骨髓炎后果非常严重。主要一个是残疾,还有一个是转成慢性骨髓炎以后,骨骼就会消失,肢体将来的活动会受很大的影响,另外儿童骨髓炎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叫骨骺,骨骺部位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很容易到关节,因为它离关节非常近。所以儿童的骨髓炎,往往和关节炎很难说清楚谁先谁后,往往并存,这样关节炎加上骨髓炎就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是肢体不长长,还有关节没有功能,这样就是非常严重终生的一个残疾。当然骨髓炎本身还有败血症的问题,就是大量的细菌在血里边,所以它往往会成为其他病的一个元凶。比如细菌通过血流到脑子里,就是化脓性脑炎;流到肺里边就是肺炎;流到心脏里就是心内膜炎;会导致这一系列的炎症传遍全身的严重后果。所以骨髓炎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很容易导致严重后果,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语音时长 02:00

2018-09-21

59075次收听

03:12
儿童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炎症是红、肿、热、痛四个表现。红是局部发红;肿是局部肿胀;热是发烧,局部摸着发烫;痛是疼痛。但是骨髓炎相对来说比较严重,所以儿童骨髓炎的表现更甚。如果骨髓炎的症状比较典型,可以看到患者的局部发生肿胀,红肿的程度会比其他的疾病厉害。如果是比较小的软组织发生感染,骨髓炎会出现环周性的肿胀,发烧的症状也比其他的患者严重。但是,也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新生儿,一些特殊人群的孩子,这些孩子抵抗力比较弱,有可能什么也看不到。但是能够发现孩子的自主活动减少,关节经常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发现孩子会有不敢动的情况出现。所以,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局部出现肿胀的症状,伴随有这种活动,就叫活动受限。
01:47
儿童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儿童骨髓炎最重要的是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如果早期发现儿童骨髓炎,就要及时进行消炎治疗。就是在它没有导致严重后果的时候,就把细菌及时地杀灭。治疗儿童骨髓炎可以通过抗炎治疗,给患者输液,输入抗菌素,使细菌被杀死,就能够及时的把病源消灭掉。如果骨髓炎发现得比较晚,可能后果也就会比较严重。所以,对于儿童骨髓炎这个疾病的治疗,特别重要的是要在三天之内进行治疗,超过一周的时间,治疗效果就会明显不好。三天之内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三到五天很难说。总之,对于儿童骨髓炎的治疗要尽可能早,在三天之内及时用上合适的抗菌素,及时将细菌消灭干净,后果比较好。一旦超过一周,往往后果就不好。所以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