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动过快怎么办
心脏跳动过快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物理刺激、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外科手术等方式干预。心脏跳动过快通常由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摄入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每日保持6-8小时睡眠。建议选择慢跑、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锻炼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突发心悸时可尝试深呼吸练习,用鼻吸气4秒后屏息2秒,再缓慢用口呼气6秒,重复进行5-10次。
2、物理刺激
将面部浸入0-4℃冷水中可激活潜水反射,使心率下降10-20次/分。咳嗽或用力排便时产生的胸腔压力变化可能终止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颈动脉窦按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单侧按压时间不超过5秒。
3、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能降低心肌收缩力,适用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者。钙通道阻滞剂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可延缓房室结传导,对房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普罗帕酮片作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
4、射频消融术
通过股静脉插入导管至心脏,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异常通路发放射频能量。手术耗时1-3小时,成功率可达90%以上。术后需卧床制动12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
5、外科手术
对顽固性室速患者可能采用心内膜切除术,切除心肌异常兴奋灶。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者可考虑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术后需在ICU监护24-48小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可适量食用富含镁的坚果和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维持心肌电稳定。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发体位性低血压,起床时遵循"三个30秒"原则。建议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心悸发作时的具体时间和诱因。若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或伴随胸痛、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