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64316次浏览

我们的家长朋友都想要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一些疾病的出现,使得这个愿望不能够实现,其中手足口病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所以如果家长朋友想要保证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要睡觉就几点做好预防工作,那么怎么预防手足口病呢。

1、吃熟食: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不要让孩子吃生冷食物

2、喝开水:不要让孩子吃生水。

3、勤洗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4、常通风: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里要经常通风。

5、晒太阳:肠道病毒71型病毒最怕紫外线,多晒太阳能有效消灭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曝晒。

6、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不要带儿童到人口密集和空气流通性差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聚集病菌。并且,要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家居环境的干净,室内要注意通风,勤洗勤晒衣服被子。

7、每天都要对儿童的玩具和个人的餐具以及打扫卫生用的工具进行一轮清洗和消毒,避免滋生病菌。

8、当儿童表现出手足口病的疑似症状时,要马上到医院进行诊治,并且暂时不要让儿童接触其他人,对其穿过的衣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一次消毒。如果是病症较轻的患儿,不需要进行住院,比较适宜在家里进行治疗和休息。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自愈的方法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许多种类的疾病,就比如手足口病这种常见病,许多家长都不会陌生,因为这是一种在孩子中多见的传染病,那么手足口病自愈的方法有什么呢,下边大家一起来看看具体办法。
手足口病早期有什么危害
许多疾病都潜藏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如果不及时发现治疗很容易对大家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就拿手足口病来说吧,那么大家对于手足口病早期有什么危害有了解多少呢,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
手足口病痒要怎么办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最为常见。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者是小溃疡。如果皮疹瘙痒明显,可以外用炉甘石涂剂止痒。带有疱疹形成或者是疱疹破溃时,可以涂百分之零点五的碘伏。家长平时要做好孩子的清洁工作,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服要舒适柔软,要经常的更换,要勤剪指甲。夜晚睡眠时候,可以带上干净的手套,包裹住宝宝的双手,避免孩子抓破皮肤、引发的感染。对于臀部有皮疹的宝宝的话,应随时清理排泄物,清理大小便。要保持臀部的清洁干净。
语音时长 01:05

2020-02-21

54791次收听

手足口病的起因是什么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的疾病病因是相当复杂的,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因素,因为多发季节是在夏季。其实跟环境因素也是有着很大一部分联系的。当然与患者所接触到的传染源以及患者的免疫力也有关系。
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比较强,这是其一,其次病毒分布比较广,并且没有明确的月份以及季节的区分的甚至是地区区分也是没有的,而且传播速度是比较迅速的,很容易病发成流行性疾病。
手足口病的危害都有哪些
手足口病发病率比较高,也有很多的危害,主要侵犯皮肤,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等部位出现丘疹或者疱疹等。具有传播快,控制难度大的疾病,而且严重时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比如溃疡,感染等等,会严重威胁生命,所以及时的进行治疗非常重要。
02:40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见于4到9月份最为多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多发生在五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水泡或者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比较快导致死亡。主要预防可以饭前、便后、外出,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患儿洗手,不要让患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儿童出现相关的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不要接触其他的儿童。
02:17
手足口病吃什么食物好
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夏天,建议可以吃西瓜、黄瓜、以及绿豆汤这类的清淡利于排尿的食物。冬季或者秋季气候比较凉的时候,生冷的食物不建议吃,容易引起胃肠道等疾病,可以吃面条、米粥、咸菜这些食物,多喝水,适当的喝些奶。大鱼大肉,辛辣的食物坚决不要吃,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都不要吃。基本上正常护理大概3到5天普通的手足口都会很快的痊愈。当然吃中药肯定是有好处,可以吃板蓝根、大青叶清热三酚类的中药。
手足口病能洗澡吗
手足口病能洗澡。手足口病通常可以洗澡,但不要把皮疹弄破就可以。普通手足口病皮疹是有典型特点,如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这些特点,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孩子可以洗澡。但洗澡时注意水温不要太热,不要太凉。太热可能对皮疹造成不良刺激,太凉又可能导致孩子感冒着凉。温度要适宜,水温要适宜,房间温度要合适。洗完澡后房间太凉,可能让孩子感冒。洗完澡后,适当补充液体。纠正孩子缺水状态。洗完澡后及时擦干,避免孩子着凉。
语音时长 01:33

2019-08-19

60574次收听

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98%以上是普通型,属于自限性的疾病,是不用治疗自己也能好。所以做好对症处理,缓解孩子不适的症状,等待疾病好转。当然也要警惕重症的手足口病,如果能够识别出,立刻送到医院。后用药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用药。重症手足病,如果孩子体温三十八点五摄氏度,持续超过三天,出现嗜睡、呕吐、头痛这些表现就应该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因为目前没有抗肠道病毒的药,所以不要使用诸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这些药物。没有必要使用豉翘退热颗粒、柴桂退热颗粒等口服药或静脉注射喜炎平、炎琥宁等中药,这些同样是没有效果的,反而可能会因为注射这些药物导致孩子死亡。
语音时长 01:46

2019-08-19

52201次收听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引起的。手足口病最主要是被传染,在孩子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如果有传染源就容易被传染,最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比如带病毒的孩子摸过门把手或玩具,健康的孩子如果也去摸这个玩具,并且随后将手含在嘴巴里,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一定要在家中隔离。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21

60410次收听

手足口病加重的症状
手足口病加重的症状会表现为发热。主要是通过整体情况来看。如果有神经系统的症状,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就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这时应及时就医。首先要观察患儿发热情况,如果发热很高,38度5以上,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没有精神然后萎靡。另外看孩子有没有一惊一乍的表现,脑神经是否出现异常表现,年龄大些的孩子会出现恶心、头疼等脑神经的一些症状,还有家长需要观察孩子拿水杯手是否会颤抖,或者入睡以后是否一惊一乍。
语音时长 01:05

2018-09-21

52440次收听

01:34
手足口病症状
对于手足口病这种疾病来说,潜伏期一般为三至五天的时间,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可以出现低热、全身不适以及腹痛等前驱症。在一至两天以内,在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以及齿龈这些地方,可以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通常周围绕以红晕,可以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手足口病的患儿,常常可以出现流涎,以及拒食的情况。家长主要需要注意孩子周围,是否存在手足口病的患儿。如果存在,则家中孩子如果手脚上出现皮疹,口腔中出现疱疹,或者臀部出现疹子,就要注意手足口病。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而且,往往也容易引起发热的症状。有个别的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可以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01:44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的疾病。如果患儿为轻症的手足口病,一般情况良好,这样的手足口病患儿,通过服用清热中成药,就可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需要对患儿,进行特殊的治疗。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注意督促孩子,在平时大量喝水,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患儿进行清淡饮食。家长需要注意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手足口病患儿,没有发展成重症的手足口病,便不需要对孩子进行特殊的治疗。如果是重症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对于并发肺病、肺炎的患儿,肺炎往往容易为神经性肺炎。如果孩子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的症状,就一定要及时进行抢救。如果孩子并发脑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家长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
02:43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主要表现在手心、脚底、口腔黏膜、手臂或臀部出现疱疹和溃疡,还会伴有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夏末和初秋多发,家长应该提前做好防护,防止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