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的饮食调养要注意什么
肺结核病人需注意隔离防护、规范用药、营养支持、定期复查及症状监测。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并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康复。
1、隔离防护
肺结核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在痰菌阳性期间需单独居住,佩戴口罩并避免近距离交谈。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日常用品如餐具、毛巾应专人专用,室内保持通风,每日开窗换气。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2、规范用药
抗结核治疗需足量、联合、规律用药6-9个月,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否则易导致耐药性结核。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需每月监测转氨酶水平。若出现皮肤黄染、食欲减退需立即就医。
3、营养支持
每日需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A/C/D增强免疫力。可适量增加牛奶、豆制品及深色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以减少肺部刺激。体重下降明显者可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4、定期复查
治疗初期每1-2个月需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痰涂片检测直至转阴。完成疗程后仍需每3-6个月随访1次,持续2年监测复发迹象。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HIV感染者需同步抗病毒治疗。出现咯血、胸痛等急症需急诊处理。
5、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体温变化,观察咳嗽咳痰性状。若持续低热超过2周、痰中带血或夜间盗汗加重,提示病情进展。合并糖尿病者需警惕血糖波动诱发结核活动。康复期可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气促。
肺结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阴暗。康复期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心理上需正视疾病,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家属应协助监督用药并给予情感支持,共同预防交叉感染。饮食上可多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