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肾衰竭患者日常需注意控制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规律监测指标、避免肾毒性物质、合理运动及情绪管理。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需根据疾病阶段和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1、控制水分摄入
肾衰竭患者肾脏排泄功能下降,过量饮水可能导致水肿或心力衰竭。每日饮水量需根据尿量、水肿程度及医生建议调整,通常为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避免摄入高汤、果汁等隐性水分食物,记录每日出入量有助于精准控制。
2、调整饮食结构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钠、钾、磷的摄入,避免腌制食品、香蕉及加工食品。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3、规律监测指标
定期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指标,慢性肾衰竭患者每月至少复查1次。居家监测血压和血糖,血压建议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恶心、气短等新发症状需及时就医。
4、避免肾毒性物质
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造影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接触有机溶剂或重金属时做好防护。中药使用前需明确成分,避免含马兜铃酸药材。
5、合理运动管理
选择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透析患者需避开导管部位,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运动,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肾衰竭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透析期间注意瘘管护理,避免压迫和感染。保持乐观心态,可通过冥想缓解焦虑。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家中备齐血压计、应急药物等物资。定期随访肾内科,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
相关推荐
01:55
01:44
02:34
02:31
01:5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2 引起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3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 4 肾衰竭什么引起的
- 5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 6 怎样避免肾衰竭
- 7 什么是肾衰竭?
- 8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