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肾衰竭防治方法

55651次浏览

慢性肾衰竭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式防治。慢性肾衰竭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1、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发病是防治慢性肾衰竭的关键。糖尿病肾病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高血压肾病应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损伤。

2、调整饮食

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和水肿,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同时需控制钾、磷的摄入,避免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可改善营养状况。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碳酸镧咀嚼片、司维拉姆片等磷结合剂控制血磷水平。贫血患者可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改善贫血。高血压患者需持续使用降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可服用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肾毒性药物。

4、透析治疗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时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通过机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每周需进行2-3次。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进行物质交换,可在家中进行。两种透析方式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5、肾移植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成功的肾移植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移植前需进行严格配型和全面评估。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片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定期随访监测移植肾功能和药物浓度至关重要。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严格控制水分摄入,每日尿量加500毫升为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等加重肾功能的因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相关推荐

01:55
肾衰竭有哪些表现
肾衰竭的表现多种多样。急性肾衰竭的人群,容易出现尿量改变、恶心,吃不下东西、异味,甚至出现心衰的改变。慢性肾衰竭的人群一方面可以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密切相关的临床表现,慢性肾衰竭还容易出现肾衰竭的一些并发症,比方说肾性贫血,会出现面色不好、疲乏、无力、活动以后心慌;代谢性酸中毒,会出现恶心吃不下东西、口中异味会比较明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皮肤瘙痒、骨痛这些症状。
01:44
肾衰可以治疗吗
肾衰能否治疗要看是急性肾衰还是慢性肾衰。急性肾衰竭都可以治疗,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肾炎,经过积极的治疗都是能够完全恢复的,急进性的肾小球肾炎经过规范的合理的治疗,大多数人的肾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慢性肾衰竭大多不能完全治好,肾功能会逐渐的进展,但是把并发症纠正好,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肾功能不能够恢复,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治疗。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衰竭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甚至会影响生命,虽然慢性肾衰竭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发病比较缓慢,对患者的身体危害相对来说也比较小,但是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知道,还是应该要积极
肾衰竭患者如何饮食
肾衰竭疾病患者要如何科学的饮食呢?在对肾衰竭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单纯的药物疗法,其效果是不理想的。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饮食调理工作还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肾衰竭疾病患者的科学饮食方法。一、限制水份若排出的尿量减少,经口进入的液体滞留在体内,造成身体浮肿、血压
得有肾衰竭的后遗症
肾衰竭后遗症的影响面很广,对于一些器官的影响很大,对于这种病提早治疗是最好的,肾衰竭后遗症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体魄,而且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得有肾衰竭的后遗症有哪些,我们来看一下。
肾衰竭预防保健措施
如今肾衰竭疾病以它的高危害性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肾衰竭疾病发生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和保健工作,这对缓解患者的痛苦是具有帮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肾衰竭预防保健措施,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肾衰竭如何诊断呢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用于解释疾病就是,只有我们准确知道并运用检查的标准,我们才可以诊断出自己患了哪种病症,尤其对于肾衰竭这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来说诊断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就来看看肾衰竭的诊断具体有哪些。
急性肾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始期:此时肾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功能开始受到损伤,但未表现出来,后很快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又称为少尿期,此时患者可有典型的少尿或者无尿症状,同时伴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多系统损伤。第三阶段,又称为恢复期,此时肾脏功能开始逐步恢复,可产生多尿的状态,尿量可每日达到300~5000毫升,一般只需一到三周便可逐步恢复。急性肾衰竭是由于肾前性、肾性或肾后性的因素,导致肾脏功能急性衰退的疾病。一般的诊断标准是:尿量小于每小时0.5毫升每公斤。持续超过六个小时以上,或血肌酐在四十八小时之内上升0.3毫克每分升,或者是七天内血肌酐升高大于1.5倍。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12

56937次收听

慢性肾衰竭的早期症状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疾病持续进展,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并发机体多种代谢紊乱及酸碱失衡,引起全身各脏器受影响的疾病。慢性肾衰竭是慢性肾脏病的延续状态,也是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在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可仅表现为原有肾脏疾病表现,如:下肢或颜面部水肿,全身性水肿,尿量减少,肉眼血尿,泡沫尿,高血压,而无慢性肾衰竭的典型临床表现,所以常被人们忽视,需要定期复查肾功能才能明确。随着肾功能衰竭逐步加重,可首先出现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不典型临床表现,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毒素于体内蓄积,影响胃肠道功能,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最终疾病进展至尿毒症期,可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容量蓄积,全身各系统受损等临床表现。
语音时长 01:56

2020-02-12

56796次收听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两种临床类型,不同类型的肾衰竭引起的原因并不相同。引起急性肾衰竭原因,根据导致肾衰竭的解剖部位可以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肾前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大量脱水、低血容量、休克等,导致长时间肾脏灌注不足引起。肾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严重感染,肾毒性药物以及各种毒素导致肾小管急性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等。肾后性的原因是由于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肿瘤等原因,导致肾脏功能急剧下降。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因主要是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梗阻性肾病、高尿酸血症性肾病、多囊肾等等。是由于这些疾病的血糖、血压、尿蛋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出现进行性损害。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0

57908次收听

肾衰竭可以治好吗
我们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在急性肾衰竭中,多数伴有功能脏器的衰竭,因此死亡率确实比较高,肾脏恢复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但是年轻、没有感染、在七天内就有尿的患者进入恢复期的这种情况,是可以痊愈的。比如说药物、激烈运动以及肾结石等等原因所导致的急性的肾损伤,在解除病因后是可以痊愈的。慢性肾衰竭完全恢复是几乎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进展,这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严格的控制。比如我们通常要把血压控制在一百三/八十毫米汞柱以下,透析的患者,最好在一百四/九十毫米汞柱以下,血糖控制在五点零/七点二毫摩尔每升之间,睡前的血糖在六点一到八点三毫摩尔每升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最好小于百分之七。对于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来说,尿蛋白最好控制在二十四小时零点五克左右,保证残存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药物。积极加强营养支持,特别是优质蛋白的摄入,通常要选择高生物价的蛋白。比如说像动物蛋白,一旦进入透析时,严格水管理对延长生存期也是有明确的、积极的意义的。
语音时长 01:46

2019-10-15

61345次收听

02:34
肾衰竭的治疗
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衰竭现在多叫急性肾损伤,多数伴有多功能脏器衰竭,在监测血压、呼吸,心率输入量的情况下给予静脉的药物治疗,通常以补液适当的利尿、抗炎、抗毒素等方式,在少尿、无尿及内环境紊乱的时候,还可以考虑CRRT的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具体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特别强调营养问题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在低蛋白饮食的时候最好加入阿尔法酮酸。第二、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积极治疗慢性肾炎等疾病是重点,延缓肾功能的进展。第三、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保证内环境稳定、纠正贫血防治感染,注意骨代谢的营养调节,在EGFR小于十的时候,就要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02:31
肾衰竭能治好吗
肾衰竭能不能治好要看肾衰竭的类型。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药物、激烈运动、肾结石等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可以痊愈。没有感染、年轻的患者在七天内有尿的情况下,可以治愈。其他伴有脏器衰竭的急性肾衰竭比较难治愈。慢性肾衰竭几乎不可能痊愈,不同病因的患者,需要在不同的方面严格控制。透析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血糖控制在5.0到7.2毫摩尔每升之间,另外要加强水管理,有利于延长生存期。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蛋白要控制在二十四小时0.5克左右,这类患者不可以使用肾毒药物,应多补充高生物价的动物蛋白,加强营养支持。
肾移植能彻底治好肾衰竭吗
肾移植可能治好肾衰竭。肾移植技术比以前成熟很多,很多肾脏病病人到尿毒症期做肾移植后,基本上与正常人一样,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但部分病人肾移植成功以后,移植肾脏可能重新患原来肾脏病,如IgA肾病病人移植后可能重新患IgA肾病,从慢性肾炎到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后进入尿毒症。肾移植可以治愈大部分慢性肾脏病尿毒症的病人,但小部分病人移植后,会出现以前肾脏病复发。
语音时长 01:08

2018-09-21

61940次收听

01:56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肾衰竭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对于肾病综合征,如果控制不好,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是血管方面的肾脏疾病,这些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病人的肾功能会出现持续进展的情况,最后就会进展到尿毒症。比如如果高血压患者不用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长期的高血压以及糖尿病,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高血压的病情控制不好,就会容易造成高血压的肾损害,肾小球会逐渐硬化,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最后会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就会到尿毒症期。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对患者的饮食不加以控制,糖尿病进展比较快,也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而且进展会比较快,这种情况到最后,都会发展到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