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神经内科
得过病毒性脑炎后感冒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脑炎复发,但免疫力低下时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有基础疾病、免疫状态、病毒类型、防护措施。
既往脑炎可能遗留神经系统损伤,...
病毒性脑炎抽血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毒抗体检测、电解质分析等项目。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感染类型、炎症程度及机体代谢状态。
通过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辅助鉴别细菌或病...
病毒性脑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辅以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地塞米松减轻炎症反应。病毒性脑炎需及时就医,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专业医师指导。
病毒性脑炎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干扰素、甘露醇等药物。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综合制定方案。
阿昔洛韦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
眩晕主要表现为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感、平衡失调,可分为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两大类。
多由内耳前庭系统病变引起,常见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表现为突发旋转感...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通常建议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具体体位选择需根据患者舒适度、颅内压情况及医生评估决定。主要考虑因素有减轻头痛、防止误吸、促进脑脊液循环等。
头部抬高30度...
病毒性脑炎后期需重点关注认知功能恢复、肢体康复训练、情绪管理和预防复发。康复措施主要包括神经功能评估、物理治疗、心理干预和定期随访。
后期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
旋转性头晕可通过前庭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旋转性头晕通常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
针对...
病毒性脑炎用药期间可能影响月经,主要与药物副作用、疾病应激、激素水平波动、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部分抗病毒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
病毒性脑炎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单纯疱疹病毒1型是成人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因,常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
首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4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小儿抽搐症成年后一般可以治疗,但治疗效果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时机有关。小儿抽搐症通常指儿童期出现的抽搐发作,可能与遗传、脑损伤、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症状会随年龄增长缓解,但部分可能持续至成年。
儿童期发病的抽搐症若由良性病因引起,如热性惊厥或轻度脑电异常,多数在青春期前后症状自行消失,成年后特殊治疗。这类患者通常无须长期用药,但需定期复查脑电图监测异常放电。若抽搐与癫痫综合征相关,如儿童失神癫痫,部分患者成年后发作频率降低,可通过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控制症状。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减少脑功能损伤。
少数患者成年后仍存在顽固性抽搐,可能与脑结构异常、遗传代谢病或围产期脑损伤相关。这类患者需联合神经调控治疗或手术干预,如迷走神经刺激术、致痫灶切除术等。长期未控制的患者可能伴随认知障碍或心理问题,需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成年后新发抽搐症状者需排查脑肿瘤、脑血管病等继发因素。
成年抽搐症患者应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建议定期到神经内科随访,根据发作类型调整药物方案,不可自行停药。家属需学习急救措施,如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等。
前列腺多发钙化斑及囊肿通常是前列腺组织退行性改变或慢性炎症的良性表现,多数无需特殊治疗。前列腺钙化斑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关,囊肿多为先天性或后天腺管阻塞形成。若伴随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就医评估。
前列腺慢性炎症是钙化斑的常见原因,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前列腺腺管分泌物沉积,形成钙盐结晶。患者可能出现会阴部隐痛、尿后滴白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通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可能压迫腺管,导致分泌物滞留并钙化。典型症状包括夜尿增多、排尿无力。临床常用非那雄胺片、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等药物控制增生进展,严重者可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苗勒管残余或前列腺小管发育异常可形成先天性囊肿,通常无症状。较大囊肿可能压迫尿道引发排尿异常,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液性暗区。无症状者定期观察即可,体积超过3厘米或有并发症时需穿刺抽液或腹腔镜切除。
前列腺腺管因感染或结石阻塞后,分泌物积聚可形成潴留性囊肿。可能伴随细菌性前列腺炎,出现发热、脓尿等症状。治疗需针对感染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合并结石时需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组织逐渐纤维化,腺体萎缩后易形成钙化灶。此为正常老化现象,无须干预。建议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和直肠指检,筛查潜在病变。日常避免久坐、辛辣饮食等前列腺刺激因素。
前列腺钙化斑及囊肿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及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饮食上减少酒精、咖啡因摄入。若出现血尿、持续性骨盆疼痛或肾功能异常,需立即就诊排除恶性病变。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囊肿及钙化灶变化,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直肠炎和乙状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及排便不尽感。症状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缺血性肠病、放射性损伤或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需结合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隐痛或绞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直肠炎疼痛常集中于肛门周围,乙状结肠炎疼痛范围更广泛。炎症刺激肠黏膜导致肠痉挛是主要原因,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急性期疼痛较剧烈,慢性期多为钝痛。若出现持续剧烈腹痛需警惕肠穿孔等并发症。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常带有黏液或血丝。乙状结肠炎腹泻程度通常比直肠炎更显著。肠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吸收功能障碍是核心机制。长期腹泻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粪便表面附着黏液或脓液是典型表现,严重时可见鲜红色血液混合。直肠炎出血多为便后滴血,乙状结肠炎出血常与粪便混合。溃疡性病变破坏黏膜血管是直接原因。需与痔疮出血鉴别,后者血液鲜红且不与粪便混合。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
表现为排便后仍有便意但无法排净,直肠炎患者症状更突出。炎症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引发假性排便反射。患者可能出现频繁蹲厕但仅排出少量黏液,夜间症状可能加重。长期里急后重可能诱发肛窦炎或肛周湿疹。
急性期可能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反应,慢性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释放炎性介质是全身症状的主因。儿童患者需关注生长发育曲线,老年患者需警惕脱水及电解质失衡。若出现高热、心率增快提示感染扩散。
建议患者记录排便频率及性状变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低渣饮食。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腹部保暖可缓解痉挛痛。出现持续发热、大量便血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肠镜,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壁上沉积的脂质、炎性细胞等成分形成的斑块,尚未发生钙化。这类斑块通常质地较软,稳定性较差,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主要由脂质核心和纤维帽构成,脂质核心富含胆固醇结晶和坏死细胞碎片,外覆的纤维帽厚度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斑块形成与血管内皮损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浸润、慢性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会加速斑块进展。当纤维帽变薄或破裂时,斑块内容物暴露于血流中,可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急性闭塞。
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低密度影,如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为无钙化成分的充盈缺损,血管内超声可见低回声区域。与钙化斑块相比,非钙化斑块更易发生形态学改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础。部分非钙化斑块可能通过降脂治疗、抗炎干预等实现斑块逆转或稳定。
发现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后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避免吸烟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冠状动脉影像学评估斑块变化,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非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跳动频率超过正常范围,但起搏点并非来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类型。
房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心房异位起搏点,心率通常在100-250次/分。可能与心房肌纤维化、电解质紊乱或慢性肺部疾病有关,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时需射频消融治疗。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因房室结双径路形成折返环所致,突发突止是其特征,心率常达150-250次/分。多数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发作时可能出现濒死感、出汗。急性期可通过颈动脉窦按摩终止,长期控制可选用盐酸地尔硫卓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
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心室异位起搏点,心率多在120-200次/分,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典型症状包括晕厥、低血压,紧急情况下需电复律治疗,药物可选择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索他洛尔片等。
心房扑动表现为规律的心房电活动,心室率常为150次/分左右。多与心脏手术、甲亢或慢性心力衰竭相关,心电图可见锯齿状扑动波。治疗需控制心室率并转复窦律,常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
预激综合征因存在房室旁路导致心动过速,心率可达200次/分以上。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发作时可能伴血压下降。药物治疗可选择盐酸普罗帕酮片,根治需行射频消融术消除异常传导通路。
出现持续心悸、胸痛或晕厥应立即就医,日常需避免浓茶、咖啡因摄入,规律监测心率变化。合并基础心脏病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