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皮肤性病科 > 性病科
龟头发白通常与艾滋病无直接关联,可能由真菌感染、包皮垢堆积、龟头炎或皮肤病等因素引起。
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导致龟头表面出现白色膜状物,伴有瘙痒或灼热感。可遵医嘱使用克...
龟头痒红肿可能是包皮龟头炎、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或梅毒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判断。
局部卫生不良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龟头红肿瘙痒,表现为红斑、分泌物增多。日...
龟头红点可能是包皮龟头炎、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等常见问题,艾滋病相关皮疹通常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局部卫生不良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龟头红点,表现...
性病的特征主要包括尿道分泌物、生殖器溃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全身皮疹等表现,常见疾病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等。
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可导致尿道口出现脓性或黏...
性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四种途径传染。
无保护性行为是主要传播方式,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口交等,病原体可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破损侵入人...
人乳头瘤病毒属于性传播疾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或间接接触传播。
性接触是人乳头瘤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毒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播。<...
尖锐湿疣潜伏期一般为3周至8个月,实际时间受到感染病毒量、免疫状态、局部卫生情况、合并其他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病毒载量较高时潜伏期可能缩短至3周,病毒量较少时潜...
股癣不是艾滋病的典型症状。股癣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艾滋病则可能表现为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股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导致,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两者...
共用马桶通常不会传播梅毒。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或血液传播,其病原体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存活能力极弱,难以通过马桶等间接接触传播。
梅毒螺旋体对干燥、高温敏...
美白可通过防晒护理、外用美白产品、医美治疗、内服抗氧化剂等方式实现。皮肤色素沉着通常与紫外线暴露、黑色素代谢异常、炎症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
每日使用广谱防晒霜,...
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关节疼痛可以使用双氯芬酸钠缓解症状。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关节疼痛是其典型表现之一,双氯芬酸钠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可帮助减轻炎症和疼痛。
双氯芬酸钠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适用于基孔肯雅热导致的关节炎症状,但需注意该药不能缩短病程。
使用前需评估患者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联用,胃肠道溃疡患者慎用,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中度疼痛且胃肠道敏感者,塞来昔布选择性抑制COX-2可减少胃肠道刺激,均为可选替代方案。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慢性期需配合物理治疗,严重关节损伤可考虑糖皮质激素短期应用,所有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如出现持续肿胀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复诊评估关节损伤程度。
预防基孔肯雅热需要及时处理雨后积水。积水可能成为蚊虫孳生地,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主要防控措施包括清除积水容器、使用防蚊纱窗、喷洒灭蚊剂及穿着长袖衣物。
及时清理花盆、轮胎等容器中的积水,避免蚊虫繁殖。每周检查并倾倒可能积水的物品,保持环境干燥。
安装防蚊纱窗或蚊帐,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夜间睡眠时可使用电蚊拍辅助灭蚊。
对无法清除的积水区域使用环保型灭蚊剂,重点处理下水道、排水沟等公共区域。社区可组织统一消杀。
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避免在黎明黄昏等蚊虫活跃时段外出。
建议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检查居住环境,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
基孔肯雅热会导致关节严重疼痛,其症状发展可分为早期关节痛、进展期持续性疼痛、终末期慢性关节炎三个阶段。
发病初期表现为突发性多关节对称性疼痛,常见于手腕、膝盖等大关节,伴随38℃以上高热和皮疹。
发热消退后关节疼痛加剧,出现晨僵和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见手指小关节肿胀,症状可持续数周。
约10%患者发展为慢性关节炎,关节滑膜增生导致畸形风险,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等退行性改变。
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慢性期需风湿免疫科随访,避免关节负重运动。
基孔肯雅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一般不会造成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有蚊媒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实验室暴露传播。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再次叮咬时可将病毒传播给他人,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孕妇感染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但发生概率较低。
极少数情况下,输入感染者血液或器官移植可能导致传播,医疗机构需严格筛查血液制品。
实验室人员在处理含病毒样本时,可能通过针刺伤等意外暴露感染,需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
预防基孔肯雅热应重点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前往疫区旅行。
基孔肯雅热患者出现高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或物理降温辅助退热。
适用于轻中度发热,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需警惕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三重功效,可能引起胃肠刺激,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长效非甾体抗炎药,退热同时缓解关节疼痛,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配合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方式可增强退热效果,避免酒精擦浴以免皮肤吸收中毒。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出现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