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妇科 > 妇产科 > 宫颈糜烂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梗阻原因,部分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部分需手术干预。
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或早期发现的单纯性肠梗阻,通常优先尝试非手术治疗。胃肠减压配合禁食可减少肠腔积气积液,静脉补液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灌肠或药物通便可能帮助解除梗阻。这类患者需密切观察腹痛、排气排便及腹部体征变化,若48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考虑手术。粘连性肠梗阻、粪石堵塞等病因引起的部分病例通过保守治疗可缓解。
当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完全性机械性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是必要选择。肠管坏死、肿瘤压迫、肠扭转等需立即手术解除梗阻并处理原发病因。手术方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口术,具体根据术中探查结果决定。延迟手术可能导致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高龄、基础疾病多或反复发作肠梗阻的患者,手术指征可能更积极。
肠梗阻患者无论是否手术,均需严格遵循医嘱管理饮食,术后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日常注意腹部保暖,规律作息,适度活动预防肠粘连。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无排气排便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泻药加重病情。
婴儿一吃就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胃肠炎、食物过敏、先天性幽门狭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少量多次喂食、药物治疗、更换配方奶粉、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喂养不当
喂养姿势不正确或喂奶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婴儿吞咽过多空气。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奶,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洞大小。哺乳后需竖抱拍嗝15-20分钟,待婴儿打出嗝后再平放。若吐奶后婴儿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长正常,通常无须特殊治疗。
2、胃食管反流
婴儿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可能与早产、神经系统发育延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进食后喷射性呕吐、烦躁哭闹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蒙脱石散等药物保护黏膜,严重者可考虑雷尼替丁糖浆抑制胃酸分泌。
3、胃肠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会导致呕吐伴腹泻。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大肠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水样便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细菌感染时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呕吐严重者需暂时禁食。
4、食物过敏
对母乳或配方奶中蛋白质过敏可能引发呕吐。可能与遗传过敏体质、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有关,通常伴有湿疹、血便等症状。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回避牛奶、鸡蛋等过敏原,配方奶喂养者可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必要时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缓解过敏症状。
5、先天性幽门狭窄
幽门肌层肥厚导致胃出口梗阻需手术治疗。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出生后2-3周出现的喷射性呕吐、脱水等症状。确诊后需进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6小时可开始少量喂水,24小时内逐步恢复喂养。
家长需记录婴儿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口鼻腔清洁防止误吸。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人工喂养需严格按比例冲调奶粉。每次喂奶后保持婴儿右侧卧位,抬高床头30度。若出现呕吐物带血、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就医。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确保营养摄入充足。
宝宝检查排除血友病通常意味着凝血功能正常,但需结合具体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自发性出血、外伤后出血不止等。
凝血功能检查是排除血友病的主要手段,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等。若检查结果均显示凝血因子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可初步排除典型血友病。但需注意,轻度血友病或罕见类型可能出现临界值结果,必要时需重复检测或进行基因检测。部分婴幼儿因生长发育特点,凝血因子水平可能暂时性偏低,需动态观察。
即使排除血友病,家长仍需关注宝宝异常出血表现。皮肤反复瘀斑、牙龈出血不止、注射部位渗血超过半小时等情况,应及时复查凝血功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碰撞,选择软毛牙刷,出现伤口时按压止血至少10分钟。疫苗接种前建议告知医生凝血检查结果,肌肉注射需谨慎。
建议家长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有助于凝血因子合成。若家族中有出血性疾病史,应主动告知医生并保存好本次检查报告,作为后续健康管理的参考依据。
前列腺肥大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蒜泥,但需注意避免过量刺激。前列腺肥大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蒜泥中的大蒜素具有一定抗炎作用,但过量食用可能刺激泌尿系统。
蒜泥含有大蒜素、硫化物等活性成分,这些物质对抑制前列腺炎症反应有一定帮助。适量食用蒜泥不会直接加重前列腺肥大症状,还可能通过抗炎作用缓解部分不适。日常可将蒜泥作为调味料少量加入菜肴,建议每次食用量不超过5克生蒜等效量。同时需观察排尿情况,若出现尿频尿急加重应减少摄入。
少数合并急性前列腺炎或严重排尿困难的患者,需暂时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大蒜的辛辣成分可能通过尿液刺激尿道黏膜,导致排尿灼热感加重。此类患者建议采用清蒸、炖煮等温和烹饪方式处理大蒜,或暂时用葱、姜等替代调味。若近期接受过前列腺相关手术,术后1-2周内应遵医嘱限制刺激性食物。
前列腺肥大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多食用西红柿、南瓜子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定期监测排尿情况,若出现尿线变细、夜尿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