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儿科学 > 小儿呼吸科
首页上一页123456 ... 7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宫颈上黑黑的一块可能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囊肿或宫颈癌前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外口的表现,肉眼观察可能呈现暗红色或深色斑块。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多见于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女性。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排除其他病变。若合并分泌物增多或接触性出血,可考虑物理治疗如激光或冷冻。
2、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可能导致宫颈局部充血、水肿及色素沉着,表现为深色斑块。常见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患者可能伴有黄色分泌物或性交后出血。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同时可配合保妇康栓等局部用药。急性期应避免性生活。
3、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表面血管丰富且易出血,陈旧性出血沉积可能使息肉呈现紫黑色。息肉多为良性,但可能引起异常阴道流血或分泌物增多。确诊后可通过门诊手术摘除,如息肉钳夹术或电切术,标本需送病理检查排除恶变。术后需禁盆浴及性生活2周。
4、宫颈囊肿
宫颈纳氏囊肿是腺体导管阻塞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液浓缩后可能呈现深色。囊肿通常无症状,较大者可导致性交不适或压迫感。多数无须处理,若继发感染出现疼痛,需行囊肿穿刺引流或激光消融。合并宫颈炎时需同步抗感染治疗。
5、宫颈癌前病变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局部组织异常增生可表现为深色斑块或糜烂。患者需进行HPV检测及阴道镜活检,根据病理分级选择治疗。CIN1可随访观察,CIN2-3需行宫颈锥切术。术后需定期复查HPV疫苗接种有助于预防复发。
发现宫颈异常着色后应避免自行用药或冲洗,建议穿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每年进行一次宫颈TCT及HPV联合筛查。若出现接触性出血、分泌物异味或下腹坠痛等症状,须立即就诊妇科进一步检查。
胰腺癌手术后恢复需结合手术方式、患者体质及术后护理综合管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和定期复查。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定期更换。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裂开。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2、营养支持
胰腺癌术后常伴随消化功能减退,需采用低脂、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每日可分5-6次进食。可适量补充胰酶制剂帮助消化。避免高糖、高脂及刺激性食物。若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需调整饮食结构。
3、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预防血栓形成。随着恢复,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边活动到短距离行走。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术后1-2个月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4、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可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方式缓解。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同时可采用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辅助缓解疼痛。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5、定期复查
术后需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通常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查一次,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同时需监测血糖水平,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糖尿病,需及时干预。
胰腺癌术后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保持良好心态,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治疗。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和照顾,帮助患者适应术后生活。注意观察体重变化、饮食情况及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术后恢复期间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每天醒来喉咙很干很痛可能与睡眠环境干燥、张口呼吸、胃酸反流、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咽炎等因素有关。
1、睡眠环境干燥
夜间空气湿度过低会导致咽喉黏膜水分蒸发过快。使用空调或暖气会加剧空气干燥,建议在卧室放置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60%。睡前适量饮水有助于缓解黏膜干燥。
2、张口呼吸
鼻塞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常被迫用口呼吸,气流直接刺激咽喉黏膜。表现为晨起口干舌燥伴咽喉灼痛,长期可能引发慢性咽炎。侧卧睡姿或使用通气鼻贴可改善症状。
3、胃酸反流
夜间平卧时胃酸易反流至咽喉部,酸性物质腐蚀黏膜导致灼痛。常伴反酸嗳气,枕高15-20厘米能减轻反流。需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药物。
4、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急性咽炎时,炎症介质刺激导致咽喉肿痛。可能伴随发热、咳嗽,可遵医嘱使用蓝芩口服液、西瓜霜含片等药物。若出现脓性分泌物需考虑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5、慢性咽炎
长期烟酒刺激或粉尘接触者易患此病,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导致异物感。晨起症状明显,白天逐渐减轻。建议戒烟限酒,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缓解炎症,必要时需进行喉镜检查。
日常应保持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室内定期通风换气,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咽喉不适期间可含服金银花含片等润喉制剂,但避免长期依赖。
宝宝检查排除血友病通常意味着凝血功能正常,但需结合具体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自发性出血、外伤后出血不止等。
凝血功能检查是排除血友病的主要手段,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等。若检查结果均显示凝血因子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可初步排除典型血友病。但需注意,轻度血友病或罕见类型可能出现临界值结果,必要时需重复检测或进行基因检测。部分婴幼儿因生长发育特点,凝血因子水平可能暂时性偏低,需动态观察。
即使排除血友病,家长仍需关注宝宝异常出血表现。皮肤反复瘀斑、牙龈出血不止、注射部位渗血超过半小时等情况,应及时复查凝血功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碰撞,选择软毛牙刷,出现伤口时按压止血至少10分钟。疫苗接种前建议告知医生凝血检查结果,肌肉注射需谨慎。
建议家长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有助于凝血因子合成。若家族中有出血性疾病史,应主动告知医生并保存好本次检查报告,作为后续健康管理的参考依据。
男性乳房发育建议挂内分泌科或乳腺外科,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药物副作用、肥胖、肝功能异常、睾丸疾病等因素有关。
1、内分泌科
男性乳房发育多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或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内分泌科可评估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睾丸等器官功能,排查库欣综合征、甲亢、睾丸功能减退等疾病。医生可能建议检测血清泌乳素、睾酮、雌二醇等激素水平,必要时配合超声或CT检查。若确诊为激素紊乱,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他莫昔芬片调节雌激素受体活性,或补充十一酸睾酮胶丸改善雄激素不足。
2、乳腺外科
乳腺外科能鉴别生理性增生与病理性肿块。通过触诊、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疾病。若乳房持续增大伴疼痛、硬结,可能需穿刺活检。对于药物难治性或影响外观的病例,可考虑行乳腺切除术。术后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穿戴弹性胸衣塑形,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3、普通外科
基层医院若无专科门诊时,可先就诊普通外科。医生会初步判断是否为单纯脂肪堆积(假性乳房发育)或真性腺体增生,必要时转诊上级医院。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减少高脂肪饮食,增加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部分病例在减重后症状自行缓解。
4、肿瘤科
极少数情况下需排查分泌雌激素的肿瘤,如肾上腺肿瘤、睾丸间质细胞瘤等。肿瘤科会安排增强CT、MRI或PET-CT定位病灶,确诊后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化学治疗。患者若同时出现骨痛、消瘦等症状应提高警惕。
5、肝病科
肝硬化患者因肝脏灭活雌激素能力下降可能导致乳房发育。肝病科会评估肝功能分级,治疗原发病如抗病毒、戒酒等。合并腹水或黄疸时需限制钠盐摄入,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改善低蛋白血症,严重者可考虑肝移植评估。
日常需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食物,如蜂王浆、动物内脏等。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乳房胀痛时可局部冷敷。若青春期男性出现轻度发育无须过度干预,通常1-2年内自行消退。中老年患者应定期监测激素水平,避免长期使用螺内酯片、西咪替丁片等可能引起乳房增大的药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乳腺超声,发现肿块迅速增大或皮肤橘皮样改变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