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儿科学 > 小儿呼吸科
首页上一页34567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间质性肺炎可通过氧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纤维化药物治疗、肺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间质性肺炎通常由环境暴露、自身免疫疾病、感染、药物反应、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氧疗适用于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额外氧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长期低流量氧疗可减缓肺动脉高压进展,提高患者活动耐力。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避免氧中毒。家庭氧疗设备需配备湿化装置,防止呼吸道干燥。
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适用于活动性肺泡炎阶段。治疗需遵循阶梯减量原则,起始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长期使用需预防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突然停药可能诱发肾上腺危象,减量过程需持续数月。
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明显的病例。这类药物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减轻肺组织损伤,用药期间需每周监测血常规。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肝损伤等不良反应,出现发热或出血倾向需立即就医。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增强疗效。
吡非尼酮胶囊、尼达尼布软胶囊可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下降。药物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发挥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光敏感、胃肠道反应。用药期间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评估疗效,避免同时使用强效CYP3A4抑制剂。
包括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和营养支持的综合方案,能改善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步行训练建议采用间歇性运动模式。营养师需制定高蛋白饮食计划,纠正营养不良状态。训练强度应个体化,血氧饱和度低于88%时需暂停运动。
间质性肺炎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污染物。保持适度湿润环境有助于缓解干咳症状,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选择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猕猴桃、坚果等,限制高盐饮食预防水钠潴留。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6分钟步行测试评估病情进展,气候寒冷时注意佩戴口罩保暖。
儿童急性咽喉炎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增强免疫力、科学用嗓、及时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该病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季节交替或免疫力低下时。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避免干燥刺激咽喉黏膜。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可佩戴儿童专用口罩。
不与患呼吸道感染者共用餐具或贴身物品,接触公共设施后需用肥皂洗手。教会儿童咳嗽礼仪,用肘部遮挡口鼻。家中若有感染者,应隔离居住并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规律进行户外活动如跳绳、慢跑等,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保证充足睡眠,学龄前儿童需10-13小时/天。
避免长时间大声喊叫或哭泣,每小时饮水50-100毫升保持咽喉湿润。冬季外出时用围巾保暖颈部,空调房内放置温水杯增加局部湿度。少吃油炸食品及冰冷饮料,减少黏膜刺激。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对于反复发作的化脓性咽喉炎,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后观察30分钟,出现局部红肿可冷敷处理。
家长需定期检查儿童咽喉部,发现黏膜充血或扁桃体肿大时可先用淡盐水漱口。若出现持续发热、吞咽困难或呼吸急促,应立即就医。日常可准备罗汉果、金银花等药食同源食材,冲泡代茶饮用辅助预防。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避免着凉。
强直性脊柱炎不一定会发展成晚期,病情进展存在个体差异,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病情可长期稳定在早期或中期阶段,不会出现脊柱强直等晚期表现。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缓解疼痛和炎症,以及生物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控制病情进展。同时坚持康复锻炼如游泳、瑜伽等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
少数患者可能因遗传因素、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佳等原因,病情持续进展至晚期。晚期典型表现为脊柱竹节样改变和关节强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类患者需更积极的治疗方案,必要时考虑外科手术干预。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影像学变化对评估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避免久坐、负重等加重脊柱负担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吸烟会加速病情进展,建议戒烟。定期复诊评估病情,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腹部主动脉钙化灶是指主动脉壁出现钙盐沉积形成的局部病灶,通常提示血管硬化或慢性炎症反应。腹部主动脉钙化灶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多数无明显症状,但严重时可导致血管狭窄或动脉瘤。
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脂质在主动脉壁沉积,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最终形成钙化斑块。患者可能伴随胸闷、下肢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脂,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同时需戒烟限酒。
持续高血压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进钙盐在损伤部位沉积。患者常有头晕、心悸等表现。建议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每日监测血压变化。
高血糖状态会引发血管内皮糖基化终产物堆积,导致血管壁结构改变。患者可能有多饮、多尿症状。需严格控糖,可配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治疗。
年龄增长会自然降低血管弹性,钙盐更易沉积在胶原纤维中。这类生理性钙化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每年通过超声检查监测钙化进展。
肾功能不全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发异位钙化。患者可能出现水肿、皮肤瘙痒。需限制磷摄入,必要时使用碳酸镧咀嚼片等磷结合剂,并定期检测血钙磷水平。
发现腹部主动脉钙化灶后应定期复查血管超声或CT,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上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和新鲜蔬菜比例。若出现突发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动脉瘤破裂风险。
成人湿疹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刺激、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丘疹、渗出、瘙痒等症状。
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保湿是基础治疗。选择不含香精、酒精的保湿霜,如凡士林、尿素软膏等,每日多次。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室内保持适宜湿度。
轻度湿疹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部等敏感部位。继发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
中重度湿疹可短期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缓解瘙痒。顽固性病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孢素软胶囊、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调节剂。合并感染者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湿疹。每周2-3次照射,可抑制皮肤炎症反应。治疗需做好眼部防护,避免光敏感药物联用。光疗后需加强保湿,注意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灼伤或色素沉着。
湿热型湿疹可用龙胆泻肝丸清热利湿,血虚风燥型适用润燥止痒胶囊。外洗方可选用苦参、黄柏等煎汤湿敷。针灸取曲池、血海等穴位调节免疫功能。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发物,保持情绪舒畅。
湿疹患者应避免搔抓,修剪指甲减少皮肤损伤。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如牛奶、鸡蛋等高致敏食物。冬季减少沐浴频率,夏季出汗后及时清洁。选择无荧光剂洗涤剂,床单被罩定期高温消毒。若皮损渗液增多、发热需及时就医,防止继发全身感染。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加重病情,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