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儿科学 > 小儿呼吸科
首页上一页12345 ... 7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鼻子里面长了一个血管瘤痛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局部护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鼻腔血管瘤通常由遗传因素、血管异常增生、慢性炎症刺激、外伤、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鼻腔血管瘤引起的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缓解。这些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疼痛感。使用前需排除消化道溃疡等禁忌证,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
对于表浅的鼻腔血管瘤,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或Nd:YAG激光进行凝固治疗。激光能精准作用于病灶部位,使血管内皮细胞凝固坏死,达到止血和缩小瘤体的效果。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鼻腔干燥,需配合生理盐水冲洗护理。
体积较大或反复出血的血管瘤需行鼻内镜下血管瘤切除术或血管栓塞术。手术能彻底清除病灶,但可能损伤正常鼻腔黏膜。术后需用膨胀海绵填塞止血,48小时后取出,并预防性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
日常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黏膜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出血时采取坐位前倾姿势,用手指捏住鼻翼压迫止血。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减少干燥刺激。
血管瘤治疗后需每3-6个月复查鼻内镜,观察是否有复发迹象。复查内容包括瘤体大小、黏膜色泽及出血倾向评估。若出现反复鼻塞、涕中带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鼻腔血管瘤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稳定,减少剧烈运动导致的鼻腔血管压力变化。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若出现持续头痛、视力改变等颅神经压迫症状需立即就医。
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方剂主要有桑菊饮、杏苏散、止嗽散、二陈汤、小青龙汤等,需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小儿咳嗽可能与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湿蕴肺、肺脾气虚、阴虚肺燥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清稀或黄稠、气促喘息等症状。
桑菊饮适用于风热犯肺型咳嗽,症见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发热微恶风。方中桑叶、菊花疏风清热,杏仁、桔梗宣肺止咳,连翘清热解毒。该方剂对小儿风热感冒初期咳嗽效果显著,但脾胃虚寒者慎用。常见剂型有桑菊饮颗粒、桑菊饮合剂。
杏苏散主治风寒咳嗽,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方中紫苏叶发散风寒,杏仁宣降肺气,前胡、桔梗化痰止咳。适用于秋冬季节受凉后咳嗽,但风热咳嗽禁用。临床常用杏苏散颗粒、杏苏止咳糖浆等剂型。
止嗽散针对外感咳嗽迁延不愈或痰多咳嗽,具有宣肺祛痰功效。方中百部、紫菀润肺止咳,白前降气化痰,荆芥疏风解表。对小儿痰湿咳嗽伴喉间痰鸣者较宜,但阴虚干咳者不宜。常见剂型为止嗽散颗粒、止嗽口服液。
二陈汤适用于痰湿蕴肺型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白黏稠、胸闷纳呆。半夏、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该方能化解脾虚生痰导致的久咳,但燥热咳嗽忌用。剂型有二陈丸、二陈合剂等。
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型咳嗽,表现为咳喘痰多清稀、恶寒无汗。麻黄、桂枝解表散寒,细辛、干姜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适用于过敏性咳嗽或喘息性支气管炎,但阴虚火旺者禁用。剂型有小青龙颗粒、小青龙合剂。
小儿咳嗽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味。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饮用梨汁、萝卜汤等润肺食物,忌食生冷油腻。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自行调整中药方剂。服用中药期间需观察大便性状及食欲变化,出现腹泻或拒食应暂停用药并咨询医师。
压力很大时可通过调整作息、适度运动、心理疏导、培养兴趣、短期药物辅助等方式调节。压力过大可能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经济负担、家庭矛盾、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避免熬夜。午间可安排15-30分钟小憩,但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通过热水泡脚、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重皮质醇分泌,导致压力反应恶性循环。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持续30-45分钟。运动时体内会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具有天然镇痛和愉悦作用。瑜伽和太极等舒缓运动能同步调节呼吸节奏,对缓解肌肉紧张效果显著。注意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可通过写情绪日记记录压力触发点。正念冥想练习每天10-20分钟,专注呼吸和身体感受能降低焦虑水平。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团体治疗还能获得社会支持。长期压抑情绪可能导致躯体化症状。
发展绘画、园艺或乐器等非竞争性爱好,能转移注意力并获得心流体验。每周预留2-3小时专属休闲时间,完全脱离工作环境。参与志愿活动或宠物陪伴也能增强幸福感。创造性活动可激活大脑奖赏回路,抵消压力带来的神经抑制。
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使用疏肝解郁胶囊改善睡眠障碍,乌灵胶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枣仁安神胶囊缓解心悸症状。严重焦虑时可考虑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但须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药物干预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才能达到持续效果。
日常可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菠菜、南瓜籽,镁离子参与神经传导物质合成。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的节奏能快速平复应激反应。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定期与亲友沟通倾诉,避免长期孤立状态。若出现持续失眠、食欲改变或情绪低落超过2周,建议到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评估。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通常表现为紫绀、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结构异常的严重类型,主要包括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单心室等类型。
紫绀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尤其在口唇、甲床等部位明显。紫绀的出现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氧合不足有关。患儿在哭闹或活动后紫绀可能加重。紫绀的程度与心脏畸形的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紫绀。家长需密切观察紫绀的变化,及时就医。
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呼吸费力,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导致肺部淤血或供氧不足,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在活动或哭闹时加重,安静时可稍缓解。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剧烈活动。
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无力、吃奶中断、吃奶时间延长、体重增长缓慢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心脏功能不全,体力消耗大但摄入不足,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喂养困难可进一步加重发育迟缓。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选择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发育迟缓表现为体重、身高增长缓慢,运动发育落后,如抬头、翻身、坐立等动作延迟。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长期缺氧和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发育迟缓的程度与心脏畸形的严重程度相关。家长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及时就医评估。
反复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频繁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肺部血流异常,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反复感染可加重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家长需注意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者。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定期到心脏专科随访,监测心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家长应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备不时之需。日常护理中需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剧烈活动,预防感染。饮食上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及时接种疫苗,减少感染风险。若出现症状加重,如紫绀明显、呼吸困难加剧、意识改变等,需立即就医。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以躯体症状为主但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胃肠不适、头痛等多样化症状,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患者常出现心悸、心前区疼痛或胸闷,症状多在情绪紧张时加重,但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可能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可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
表现为反复腹胀、嗳气、肠鸣或便秘腹泻交替,胃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多与焦虑情绪导致的胃肠蠕动异常有关,建议规律饮食配合消化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必要时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调节胃肠动力。
常见过度换气、窒息感或喉部梗阻感,但血氧饱和度正常。急性发作时可尝试纸袋呼吸法缓解,长期管理需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片控制焦虑。
包括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或蚁走感,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可能与中枢敏感化有关,建议保持充足睡眠,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盐酸阿米替林片。
多数伴有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问题,以及焦虑、抑郁情绪。认知行为治疗为首选,必要时联合使用右佐匹克隆片改善睡眠,盐酸舍曲林片调节情绪。
神经官能症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上减少咖啡因和辛辣刺激食物摄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影响日常生活时,建议至心理科或神经内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