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儿科学 > 小儿肾病科
肾功能检查项目主要有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等。这些检查可评估肾脏滤过、排泄及代谢功能,帮助诊断肾脏疾病。
血肌酐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数值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检查...
养肾护肾可通过控制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肾毒性物质、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肾脏健康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需从多维度进行保护。
减少高盐、高蛋白食物摄入,每日盐分不超过5克,...
肾结节通常指肾脏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局部肿块,可能由肾囊肿、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细胞癌、遗传性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良性肾结节,多为单发囊性病变,可能与...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少尿或肾功能异常。
血尿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尿液可呈洗肉水样或茶色,主要由肾小球基底膜损...
双肾囊肿腰疼可通过保守观察、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双肾囊肿通常由先天发育异常、感染、尿路梗阻、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体积较小的无症状囊肿建议定期复...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主要与病理类型、治疗反应、并发症控制等因素有关,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
微小病变型肾病预后较好,膜性肾病进展较慢,而局...
肾上腺素受体是分布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主要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两大类,参与调节心血管、呼吸及代谢等生理功能。
α受体包括α1和α2亚型,激活后可导致血管收缩、瞳孔扩大...
血液透析可能由慢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药物中毒、高钾血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血液透析机治疗、血管通路建立、透析液配制、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
慢性肾衰竭可能与高血压、...
右肾囊肿可能由遗传因素、肾小管阻塞、炎症刺激、肾脏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定期观察、穿刺引流、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
多囊肾等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双侧肾脏...
尿毒症属于终末期肾脏疾病,病情严重程度较高,通常伴随多系统功能损害,需长期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尿毒症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可能引发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急症...
首页上一页56789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乳腺癌通常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期依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确定。
0期指导管原位癌或小叶原位癌,肿瘤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或小叶内,未突破基底膜。Ⅰ期肿瘤直径不超过2厘米,无淋巴结转移。Ⅱ期分为ⅡA期和ⅡB期,ⅡA期肿瘤直径2-5厘米但无淋巴结转移,或肿瘤直径不超过2厘米但存在1-3枚腋窝淋巴结转移;ⅡB期肿瘤直径2-5厘米伴1-3枚淋巴结转移,或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无淋巴结转移。Ⅲ期分为ⅢA期、ⅢB期和ⅢC期,ⅢA期肿瘤可能侵犯胸壁或皮肤,伴4-9枚淋巴结转移;ⅢB期肿瘤直接侵犯胸壁或皮肤,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ⅢC期指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或内乳淋巴结转移。Ⅳ期为转移性乳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肺、肝等远处器官。
乳腺癌分期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全身评估综合判断。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乳腺自检和临床筛查,发现乳房肿块、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异常及时就医。确诊后应遵医嘱选择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等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
肺癌晚期眼睛浑浊无光可能与肿瘤转移、全身衰竭、代谢紊乱、药物副作用或并发感染等因素有关。肺癌晚期患者出现眼部症状时,通常提示病情进展,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评估。
肺癌细胞可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至眼眶或视神经,导致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及结膜充血。CT或MRI可显示眶内占位性病变。针对转移灶可考虑局部放疗联合全身治疗,如培美曲塞二钠注射液或卡铂注射液控制原发灶进展。
晚期恶病质状态引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导致眼睑水肿、角膜干燥及虹膜色素脱失。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常低于100mg/L。需通过肠内营养粉剂补充热量,同时使用甲地孕酮分散片改善食欲。
高钙血症可致角膜钙化沉积,表现为带状角膜病变;肝性脑病可引起巩膜黄染伴扑翼样震颤。血钙超过3.5mmol/L时需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血氨升高时可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降氨治疗。
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片可能引发结膜炎,化疗药紫杉醇注射液可导致视神经炎。需暂停可疑药物并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严重时需联合泼尼松龙片抗炎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或真菌性角膜炎,出现睫状充血伴前房积脓。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伏立康唑片对抗真菌感染,同时需监测肝肾功能。
肺癌晚期患者眼部改变往往反映全身状态恶化,家属应协助记录视力变化、分泌物性状等细节供医生参考。维持环境湿度40%-60%,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睑。疼痛明显时可冷敷缓解,但避免直接压迫眼球。建议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和眼底照相评估病情,营养支持方面优先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南瓜泥或鳕鱼肝油软胶囊,所有治疗需在肿瘤科与眼科医师共同指导下进行。
乳腺癌2b期通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乳腺癌2b期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
乳腺癌2b期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会切除整个乳房及腋窝淋巴结,保乳手术则保留乳房仅切除肿瘤组织。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意愿综合决定。术后可能出现上肢水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需定期随访。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2b期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对于保乳手术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概率。全乳放疗通常持续5-6周,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红肿、疲劳等。放疗期间需保持照射区域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化疗可杀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常用化疗方案包含多西他赛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环磷酰胺片等药物组合。化疗可能引起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预防感染。
HER2阳性乳腺癌2b期患者需接受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注射液是常用靶向药物,需与化疗联合使用。治疗前需进行心脏功能评估,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心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寒战等输液反应,可通过预处理药物减轻症状。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需接受5-10年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片、来曲唑片、阿那曲唑片等。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潮热、骨质疏松等更年期样症状。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乳腺癌2b期患者治疗后需长期随访,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瘦肉、豆制品,限制高脂肪食物。根据体力状况选择散步、瑜伽等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保持积极心态,参加病友互助小组有助于心理调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葡萄膜炎是否导致失明及失明时间因人而异,与炎症类型、治疗时机等因素相关。多数患者及时规范干预可避免失明,少数重症或治疗延误者可能在数月到数年内出现视力严重下降。
葡萄膜炎引起的视力损害通常呈渐进性发展。前葡萄膜炎若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非甾体抗炎药如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炎症,配合散瞳药物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视力多可保持稳定。中后部葡萄膜炎或全葡萄膜炎需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治疗周期需持续3-6个月。未及时干预的感染性葡萄膜炎如结核性葡萄膜炎,可能在1-2年内导致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如白塞病,反复发作5年以上未控制者可出现视神经萎缩。
特殊类型葡萄膜炎进展更快。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未及时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时,2-3周即可出现视网膜大面积坏死。Vogt-小柳原田病若未在发病1月内大剂量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6-12个月可能进入晚霞状眼底期伴不可逆视力丧失。儿童慢性前葡萄膜炎因症状隐匿,发现时多已发生并发性白内障或继发性青光眼。
葡萄膜炎患者需每1-3个月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避免强光刺激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应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增加深海鱼类和深色蔬菜摄入。突发眼红眼痛或视力骤降须24小时内就诊,长期用药者需监测肝肾功能和眼压变化。
脂肪肝和肝囊肿可以看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脂肪肝可能与代谢异常、肥胖等因素有关,肝囊肿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若伴随腹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消化内科主要负责脂肪肝的诊疗,脂肪肝多与胰岛素抵抗、高脂饮食等代谢问题相关,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医生会通过肝功能检查、超声或弹性成像评估病情,轻中度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改善,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若合并肝囊肿且体积较小,消化内科可同步监测。
肝胆外科主要处理需要手术干预的肝囊肿或并发症。当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引发压迫症状或合并感染出血时,可能需行腹腔镜囊肿开窗术或穿刺引流术。对于脂肪肝进展为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等严重情况,外科也可能参与治疗。就诊前建议完善超声或CT检查,便于医生评估手术指征。
日常需限制高脂高糖饮食,避免饮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肝囊肿变化,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疼痛、发热或皮肤巩膜黄染,应立即就医。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建议同步控制血糖血脂,减少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