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脊柱外科 > 骨科学 > 其它
首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肺炎胸疼可能由肺部感染、胸膜炎症、肌肉牵拉痛、合并心血管疾病、肺栓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胸膜固定术、镇痛处理、心血管干预、抗凝治疗等方式缓解。
肺炎链球菌或病毒侵袭肺组织时,炎症刺激可引发持续性胸痛,多伴随咳嗽、发热症状。治疗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配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排痰。感染控制后胸痛通常逐渐减轻。
肺部炎症累及胸膜会导致呼吸时剧烈刺痛,典型表现为深呼吸加重。胸膜炎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严重胸腔积液时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剧烈咳嗽引发的肋间肌劳损会产生局部压痛,疼痛区域固定且触诊敏感。这种情况无须特殊用药,建议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配合热敷和胸廓制动,咳嗽缓解后症状多自行消失。
肺炎患者若原有冠心病,可能出现心绞痛样胸骨后压榨痛。这种情况需完善心电图排查心肌缺血,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调整肺炎用药避免与心血管药物相互作用。
长期卧床的肺炎患者突发锐利胸痛伴呼吸困难时,需警惕肺动脉血栓栓塞。确诊需进行CT肺动脉造影,治疗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过渡至华法林钠片抗凝,危重病例需行导管取栓术。
肺炎期间出现胸痛应避免盲目使用镇痛药掩盖病情,建议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保持半卧位休息有助于减轻呼吸相关疼痛,每日进行2-3次深呼吸训练预防肺不张。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食物,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胸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咯血、晕厥需立即急诊处理。
中度肺高压属于需要重视的疾病,但具体严重程度需结合个体病情判断。肺高压可能由慢性肺部疾病、左心疾病、血栓栓塞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胸痛等症状。
中度肺高压患者可能出现运动耐量下降,日常活动时容易感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伴随头晕或晕厥。这类患者的心脏负荷持续增加,长期未干预可能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少数患者可能进展为重度肺高压,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这类情况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医疗干预。部分特殊类型肺高压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情进展速度可能较快。
建议确诊中度肺高压的患者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心肺功能评估,严格遵医嘱使用安立生坦片、他达拉非片等靶向药物。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原环境,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低盐饮食。出现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脸颊内部长硬物可能是口腔黏膜病变的表现,常见原因包括黏液腺囊肿、纤维瘤或颌骨囊肿等良性病变,少数情况下需警惕恶性肿瘤。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黏液腺囊肿是口腔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形成的囊性肿物,多因咬伤或摩擦导致。表现为黏膜下圆形隆起,质地柔软或稍硬,表面光滑呈淡蓝色。较小囊肿可能自行消退,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配合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必要时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后行囊肿摘除术。
口腔纤维瘤是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与慢性刺激有关。肿块质地坚韧,边界清晰,生长缓慢无痛感。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术后可短期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联合口腔溃疡散局部涂抹。避免反复咬颊习惯可降低复发概率。
颌骨囊肿多由牙源性感染或发育异常引起,可能向口腔内膨出形成硬性包块。X线检查可见骨质吸收影,较大囊肿可能导致面部畸形。治疗需手术刮除囊壁,骨缺损严重时需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术前可使用甲硝唑片控制感染,术后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形成白色条纹伴黏膜增厚,触诊有粗糙感。与免疫异常相关,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治疗采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局部涂抹,严重者口服泼尼松片。定期复查监测癌变风险,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
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可表现为无痛性硬结,后期出现溃疡、出血或张口困难。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吸烟酗酒,确诊依赖病理检查。治疗需手术扩大切除联合放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和氟尿嘧啶注射液。早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
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避免黏膜损伤,戒烟限酒减少刺激因素。每月自查口腔黏膜变化,发现硬物持续增大、表面溃烂或伴随麻木感应立即就诊。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避免过硬过热食物。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特别是长期佩戴义齿或存在龋齿、残根者更需重视。
呼吸障碍症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氧疗、无创通气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呼吸障碍症可能与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等因素有关。
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呼吸系统负担,肥胖患者需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并增加运动。戒烟可避免烟草对气道的刺激,改善肺功能。睡眠时采取侧卧位能缓解部分患者夜间呼吸暂停症状。
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适用于气道痉挛患者,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可减轻气道炎症。对于感染引起的呼吸障碍,需根据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长期家庭氧疗适用于慢性低氧血症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便携式制氧机方便患者外出使用,但需注意用氧安全。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氧中毒。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首选疗法,通过面罩提供气流保持气道开放。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更适合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治疗初期可能出现面部压疮等不适,需逐步适应。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可扩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上气道空间。严重鼻中隔偏曲患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肺部肿瘤或严重肺气肿可能需肺减容手术。术后需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并发症。
呼吸障碍症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推荐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出现气促加重或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时需及时就医。
胸腺癌胸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为6-24个月,具体时间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范围、治疗反应及个体差异有关。
胸腺癌胸骨转移属于晚期恶性肿瘤,生存期受多因素影响。肿瘤分化程度较高且对治疗敏感的患者,生存期可能接近24个月,这类患者通常能通过放化疗控制局部病灶进展。若转移灶局限且无其他器官受累,联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可能延长生存时间至12-18个月。胸骨转移常伴随顽固性疼痛,需通过镇痛药物和局部放疗缓解症状,疼痛控制良好者可维持较好生活质量。部分患者会出现病理性骨折,需评估后考虑手术固定或骨水泥填充。血液学检查中乳酸脱氢酶水平持续升高往往提示预后较差。
胸腺癌胸骨转移患者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等,维持肌肉量。适当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尤其接受化疗者需关注骨髓抑制情况。疼痛管理可结合非药物方式,如冥想、音乐疗法等。建议每2-3个月复查胸部增强CT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