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康复科 > 康复医学科 > 其它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褥疮黑痂下的腐肉需由专业医护人员通过清创术处理,不可自行去除。褥疮黑痂通常提示组织坏死,可能伴有感染风险,需根据创面情况选择机械清创、酶解清创或手术清创等方式。
机械清创适用于坏死组织较干燥的情况,医护人员会使用无菌器械逐步清除坏死组织,过程中需评估创面基底的血运情况。酶解清创适用于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不清时,通过胶原酶软膏等药物促进坏死组织溶解,该过程需配合敷料定期更换。手术清创适用于深度坏死或合并严重感染的情况,需在麻醉下彻底切除坏死组织直至健康创面,术后可能需配合负压引流治疗。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清创后均需使用银离子敷料或藻酸盐敷料等促进创面愈合,同时需定期评估创面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护理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局部持续受压,使用气垫床或减压敷料分散压力。营养支持对愈合至关重要,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注意观察创面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出现发热或渗液增多应及时就医。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建议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同时做好会阴部清洁降低尿路感染风险。
胰腺病可能由长期酗酒、胆道结石、高脂血症、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胰腺病可通过戒酒、手术取石、降脂治疗、抗病毒治疗、基因筛查等方式治疗。
酒精会直接损伤胰腺细胞,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长期可能发展为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纤维化。患者需严格戒酒,日常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刺激胰腺分泌。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或奥美拉唑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胰腺负担。
胆总管结石阻塞胰管开口时,胰液无法正常排出而引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血淀粉酶显著升高。治疗需通过ERCP取石术解除梗阻,术后可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溶解残余胆固醇结石,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预防感染。
血液中甘油三酯超过5.6mmol/L时易诱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这类患者需长期服用非诺贝特胶囊调节血脂,急性期可通过血浆置换快速降低血脂。日常需限制动物内脏、奶油等高脂饮食,每周保持中等强度运动。
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儿童多见。患者除胰腺症状外常伴发热、腮腺肿大。治疗需使用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抗病毒,配合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家长需注意患儿口腔护理,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
遗传性胰腺炎与PRSS1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青少年期反复发作胰腺炎。确诊需进行基因检测,治疗以胰酶替代为主,如复方胰酶散。患者直系亲属应定期筛查,避免暴饮暴食等诱发因素。
胰腺病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清淡饮食,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恢复期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建议每半年复查腹部超声或CT监测胰腺形态变化,出现持续腹痛、脂肪泻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血糖异常者需定期监测指尖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控制。
眼底病专科是眼科下设的亚专科,主要针对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眼底结构病变进行诊疗。常见诊疗范围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眼底病专科医生通过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精密检查手段,对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血管异常、视盘水肿等病变进行诊断。这类专科通常配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仪、激光治疗仪等设备,可开展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等针对性治疗。对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定期眼底筛查能早期发现微动脉瘤、出血渗出等病变。部分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色素变性,需通过基因检测辅助诊断。急性症状如突发视力下降伴闪光感,可能提示视网膜裂孔或玻璃体出血,需紧急处理。
建议存在高度近视、全身代谢性疾病或眼底病家族史的人群每年进行眼底检查,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头部晃动及重体力劳动,控制血糖血压在稳定水平,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消化系统过敏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瘙痒、口腔肿胀、呼吸困难等。消化系统过敏通常由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环境过敏原、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抗过敏药物、免疫调节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紧急处理等方式缓解。
消化系统过敏引起的恶心呕吐通常与过敏原刺激胃肠黏膜有关。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常见致敏食物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和逆蠕动。患者可能伴随头晕、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同时需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
过敏反应导致肠道平滑肌收缩和肠黏膜水肿会引起腹痛腹泻症状。乳糖不耐受、麸质过敏等食物过敏常见此类表现,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和黏液便。治疗可选用蒙脱石散、消旋山莨菪碱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严重脱水时需要补液治疗。
消化系统过敏常伴随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湿疹样皮疹伴剧烈瘙痒。这类症状多由食物过敏原经血液循环刺激皮肤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依巴斯汀片等药物,冷敷有助于缓解瘙痒症状。
口腔和咽喉部肿胀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征兆,常见于坚果、水果等食物过敏。患者可能出现唇舌肿胀、咽喉紧缩感,严重时可影响呼吸。这种情况需要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遵医嘱服用泼尼松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消化系统过敏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和支气管痉挛,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促。这类情况多由花生、海鲜等强致敏原引起,属于医疗急症。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配合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甲泼尼龙注射液等药物,并尽快送医治疗。
对于消化系统过敏患者,建议记录饮食日记以识别过敏原,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外出就餐时应询问食材成分,家中常备抗过敏药物。出现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有助于预防过敏发作,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观察进食后的异常反应。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14岁男孩眼前一黑晕倒可能与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贫血或癫痫发作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立即让孩子平卧并观察意识恢复情况,若反复发作或伴随抽搐、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长时间未进食或剧烈运动后可能引发低血糖,表现为头晕、冷汗、眼前发黑甚至晕厥。家长需立即给孩子补充含糖食物如果汁、糖果,日常注意规律进食。若频繁发作需排查糖尿病或胰岛素异常,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或胰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
快速起身时血压调节延迟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常见于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阶段。建议孩子改变体位时动作放缓,日常增加水和盐分摄入。若伴随心悸或视力模糊,需排除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必要时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
遗传性长QT综合征或心肌炎可能导致突发室性心动过速,引发晕厥前常有心悸感。家长需记录发作时心率情况,医生可能建议做动态心电图,严重者需服用盐酸胺碘酮片或植入心脏起搏器。
青春期男孩快速生长期间铁需求增加,血红蛋白不足会导致脑缺氧晕倒。日常应多摄入红肉、动物肝脏,确诊后可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或右旋糖酐铁分散片,定期复查血常规。
部分性癫痫发作可能仅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需通过脑电图鉴别。若晕倒时伴随肢体抽搐或口吐白沫,需使用左乙拉西坦片或奥卡西平片控制发作,避免单独游泳或骑车等危险活动。
青春期男孩晕厥多数为良性原因,但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头痛、呕吐或大小便失禁等危险信号。日常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节食和长时间站立,体育课前做好热身。若半年内发作超过两次或晕倒后意识恢复缓慢,必须进行心脏超声、脑CT等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