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血液内科 > 内科 > 其它
首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白色糠疹一般不会导致毛发变白。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淡白色斑块,通常不会影响毛发的颜色。
白色糠疹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皮肤干燥、日晒、营养不良或轻微感染等因素有关。该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于面部、颈部、上臂等部位。皮损处的皮肤可能出现轻微脱屑,但毛囊通常不受影响,因此毛发颜色保持正常。白色糠疹具有自限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通过加强皮肤保湿、避免过度日晒等措施可逐渐改善。
极少数情况下,若白色糠疹皮损长期未愈或伴有其他皮肤病变,可能合并其他影响色素代谢的疾病,此时可能出现毛发颜色改变。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且通常与白色糠疹本身无关。若发现皮损处毛发变白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合并白癜风、斑秃等疾病。
白色糠疹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护理患处。避免用力搔抓或过度清洁,防止皮肤屏障进一步受损。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若皮损持续加重或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吃饭时食道有堵塞感伴随打嗝可能由胃食管反流、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或精神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改善。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可能导致灼烧感和堵塞感。长期吸烟、饮酒或高脂饮食易诱发,常伴随胸骨后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抑制胃酸,配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日常避免饱餐后平卧,睡前3小时禁食。
感染或化学损伤引发的食管炎症会直接导致吞咽梗阻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能出现食物反流症状,嗜酸性食管炎可能伴随过敏反应。治疗需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控制炎症,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严重时需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食管下端括约肌无法松弛会影响食物通过,典型表现为吞咽困难与反食。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有关,需通过食管测压确诊。轻症可用硝酸甘油片缓解痉挛,重症需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建议少食多餐,充分咀嚼食物。
胃部通过膈肌缺损突入胸腔时,可能压迫食管产生哽噎感。肥胖、妊娠或腹压增高者易发,平卧时症状加重。确诊需胃镜检查,可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减少胃酸分泌,必要时行腹腔镜疝修补术。避免弯腰提重物,控制体重有助缓解。
焦虑紧张可能引发功能性吞咽障碍,表现为喉部紧缩感但无器质性病变。过度关注吞咽动作会加重症状,可能伴随过度换气。建议通过认知行为治疗调节情绪,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缓解焦虑。练习腹式呼吸,保持规律作息。
日常应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体重下降、呕血等警示症状,需及时进行胃镜或钡餐检查。夜间抬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少卧位反流,戒烟限酒可降低食管黏膜刺激风险。
蒲公英对前列腺增生可能有辅助缓解作用,但无法替代正规治疗。前列腺增生属于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临床治疗需结合药物或手术干预。
蒲公英含有的蒲公英甾醇和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特性,可能减轻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慢性炎症是前列腺增生加重的诱因之一,但蒲公英的抗炎效果弱于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
蒲公英传统用于利尿消肿,其钾盐和菊糖成分可促进尿液生成。对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不畅,适量饮用蒲公英茶可能暂时缓解尿潴留不适,但无法改善腺体机械性梗阻。
蒲公英中的绿原酸和槲皮素能清除自由基,理论上可延缓前列腺组织氧化损伤。但该作用需长期积累,且效果不如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一线治疗药物显著。
动物实验显示蒲公英提取物可能抑制5α-还原酶活性,该酶与双氢睾酮生成相关。但人体尚无明确证据支持其调节雄激素水平的作用,临床仍以非那雄胺片等药物作为激素干预首选。
蒲公英可作为饮食调理的补充,建议新鲜根茎煎水或干燥品泡茶,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需注意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过敏反应,服用抗凝药物者慎用。合并尿路感染时禁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应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盐酸阿夫唑嗪缓释片等药物。日常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久坐和过量饮酒,夜间控制饮水量。若出现急性尿潴留或血尿应立即就医,不可依赖植物疗法延误治疗。
纤维肉瘤的症状主要有局部肿块、疼痛、活动受限、病理性骨折以及压迫症状等。纤维肉瘤是一种起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四肢、躯干和头颈部。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纤维肉瘤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出现无痛性或轻微疼痛的肿块。肿块通常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生长速度较快。肿块的大小和形状可能因肿瘤的位置和生长速度而异。肿块可能固定于深层组织,活动度较差。随着肿瘤增大,肿块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不适或功能障碍。
纤维肉瘤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疼痛可能与肿瘤压迫神经、侵犯骨骼或肌肉有关。疼痛通常在夜间或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能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纤维肉瘤可能导致受累部位的活动受限。当肿瘤位于关节附近或侵犯肌肉、肌腱时,可能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僵硬、活动范围减小或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的程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
纤维肉瘤侵犯骨骼时,可能导致骨骼强度下降,从而增加病理性骨折的风险。病理性骨折是指在轻微外力或无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剧烈疼痛、肿胀和畸形。病理性骨折常见于长骨,如股骨、胫骨和肱骨。
纤维肉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导致相应的压迫症状。例如,肿瘤压迫神经可能导致麻木、刺痛或肌肉无力;压迫血管可能导致肢体肿胀或血液循环障碍;压迫气管或食管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压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纤维肉瘤的症状可能因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长速度而异。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活检等手段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以增强免疫力。定期随访和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肺心病患者一般不会因吐血直接导致死亡,但若出现大量咯血可能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救治。肺心病主要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其并发症可能包括消化道出血或肺血管破裂引起的咯血。
肺心病患者出现少量痰中带血较为常见,多与肺部感染、支气管黏膜损伤或肺动脉高压引起的毛细血管破裂有关。这类出血通常可自行停止或通过止咳、抗感染等对症处理缓解。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严重时需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
当患者突发大量鲜红色咯血时,可能源于支气管动脉破裂或肺动脉-支气管瘘等严重并发症。这种情况可能造成窒息或失血性休克,需立即采取患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收缩血管,必要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但这类急症在规范治疗的肺心病患者中发生率较低。
肺心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剧烈咳嗽和重体力活动。饮食宜选择易消化软食,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鱼肉泥等,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出现咯血症状时需记录出血量和颜色特征,及时就医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不可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