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可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运动干预等方法。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范畴,主要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等病机相关。
根据证型选用六味地黄丸、玉女煎、生脉散等方剂,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阴虚燥热型常用黄连、知母等清热养阴药,气阴两虚型常配伍黄芪、麦冬等益气生津药物。
选取胰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耳针治疗常取内分泌、胰腺等耳穴,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采用揉腹、捏脊等手法促进气血运行,辅助调节血糖代谢。可重点按摩中脘、关元等穴位,每日重复进行10-15分钟。
遵循低糖低脂原则,推荐食用山药、苦瓜等药食同源食材。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每周保持适量有氧运动。
中医药治疗需与现代医学方案结合,定期监测血糖变化,避免擅自停用降糖药物。建议在正规中医医疗机构接受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