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滴虫感染可能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胎膜早破等风险,但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导致胎儿畸形。滴虫性阴道炎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有母婴垂直感染概率升高、妊娠并发症风险增加、新生儿感染可能性、母体免疫状态改变。
分娩过程中可能通过产道传播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眼炎或呼吸道感染。建议孕期确诊后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栓、克霉唑栓剂或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
感染可能诱发子宫收缩,与胎膜早破、早产有关。需定期监测宫颈长度及胎儿发育,必要时使用宫缩抑制剂如利托君或阿托西班。
新生儿接触病原体后可能出现外阴炎或结膜炎。出生后需进行眼部预防性用药,如红霉素眼膏或硝酸银溶液。
妊娠期免疫调节可能加重炎症反应,需避免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剂。推荐使用乳酸杆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平衡。
孕期出现分泌物异常需及时就诊,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日常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外阴时避免使用碱性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