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是两种不同的髋关节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理变化及症状表现。髋关节炎通常由关节软骨磨损或炎症引起,而股骨头坏死则是股骨头血供中断导致的骨质坏死。
髋关节炎多与年龄增长、肥胖、关节过度使用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长期机械负荷导致软骨退化。股骨头坏死常见于外伤、长期酗酒、激素使用等,这些因素会破坏股骨头血液供应,引发骨细胞缺血性死亡。
髋关节炎以关节软骨破坏、骨赘形成为特征,伴随滑膜炎症。股骨头坏死早期表现为骨髓水肿和骨小梁微骨折,后期出现股骨头塌陷,严重者可继发髋关节炎。
髋关节炎疼痛多为活动后加重,休息缓解,伴有晨僵和关节活动受限。股骨头坏死疼痛常为静息痛或夜间痛,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腹股沟区钝痛,后期出现跛行和关节功能障碍。
X线检查中,髋关节炎显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和骨赘。股骨头坏死早期X线可能正常,需通过MRI检测骨髓水肿,晚期可见新月征和股骨头变形。
髋关节炎以抗炎镇痛、关节保护为主,可选用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片等药物。股骨头坏死需改善血供,早期可用阿仑膦酸钠片、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晚期多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日常需避免髋关节过度负重,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适度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若出现持续髋部疼痛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戒烟限酒以降低股骨头坏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