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合理饮食需注重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时令食材搭配,主要有增加新鲜蔬果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控制高糖高脂食物、保证水分充足、避免生冷刺激五类原则。
春季末夏季初的菠菜、芹菜等绿叶菜富含维生素K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草莓、樱桃等应季水果含丰富抗氧化物质,可增强免疫力。每日建议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注意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脾胃虚寒者可将水果温水浸泡后食用。
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低脂高蛋白食材,采用清蒸、白灼等低温烹饪方式。豆制品如嫩豆腐含植物蛋白易吸收,适合制作凉拌菜。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用低乳糖酸奶,每日蛋白质总量建议达到60-80克,分3-4次摄入更利于吸收。
减少油炸食品和肥肉摄入,避免加重春夏之交常见的食欲不振。糕点、含糖饮料等精制糖类食品每日不超过50克,可用南瓜、红薯等天然甜味食材替代。烹调油选择橄榄油、茶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品种,每日用量控制在25-30克。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可饮用淡茶水、柠檬水等补充电解质。运动后及时补充含钠钾的淡盐水,避免大量饮用冰镇饮料刺激胃肠。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增加饮水量。老年人和儿童需定时提醒饮水。
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应放置至常温食用,凉拌菜可佐以姜末、蒜泥等温性调料。少食辛辣火锅、烧烤等易引发燥热的食物。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将水果蒸煮后食用,如蒸苹果、煮梨水等既能保留营养又减少刺激。
春夏交替时建议保持规律进餐时间,早餐宜在7-8点食用温热粥类,午餐适当增加主食比例,晚餐控制在七分饱。可适量增加莲子、薏米等健脾祛湿食材,配合八段锦、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消化。出现持续食欲减退或消化不良时,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并咨询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