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生素D可能与肥胖存在一定关联,但并非直接因果关系。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干扰脂肪代谢、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等机制间接促进体重增加,但肥胖更多由热量摄入与消耗失衡导致。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参与钙磷代谢和骨骼健康。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广泛分布于脂肪组织,其缺乏可能影响脂肪细胞分化与功能。低水平维生素D可能降低脂肪分解效率,同时促进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部分人群观察性研究发现,肥胖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往往偏低,可能与脂肪组织对维生素D的摄取和储存增加有关。但临床干预试验显示,单纯补充维生素D对减重效果有限,说明其作用属于辅助因素。
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存在双向影响关系。肥胖人群因脂肪组织蓄积维生素D导致生物利用度下降,而维生素D不足又可能加重代谢紊乱。特殊人群如绝经后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与中心性肥胖的相关性更为明显。但遗传因素、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对肥胖的影响权重显著高于维生素D水平。
建议肥胖合并维生素D缺乏者通过日晒、强化食品或补充剂纠正缺乏状态,同时仍需以控制总热量和增加运动为核心减重策略。定期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30-50ng/ml范围有助于整体代谢调节。日常可多选择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蛋黄、强化乳制品,避免长期过度防晒导致合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