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餐的做法主要有生食沙拉、蒸煮保留营养、低温烘焙、榨汁饮用、发酵制作等方式。
将新鲜蔬菜水果洗净后直接切块混合,搭配无糖酸奶或柠檬汁调味。适合选用生菜、紫甘蓝、小番茄等水分充足的蔬菜,搭配苹果、蓝莓等低糖水果。注意避免高草酸含量的菠菜、马齿苋与高钙食物同食,可能影响矿物质吸收。食材处理前需用流水冲洗30秒以上,减少农残残留。
西蓝花、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适合隔水蒸5-8分钟,比水煮更能保留水溶性维生素。可搭配南瓜、紫薯等淀粉类食材增加饱腹感,蒸制后淋少许初榨橄榄油提升脂溶性营养素吸收。避免长时间高温烹煮,维生素C在80℃以上环境中会快速分解。
将香蕉、苹果等水果切片后60℃低温烘烤3小时制作果干,或把羽衣甘蓝叶片刷少量椰子油烤制成脆片。此方式能浓缩天然糖分且不破坏膳食纤维,但需控制温度不超过120℃,避免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糖尿病患者应限制烘焙水果摄入量。
使用破壁机将黄瓜、芹菜等蔬菜与猕猴桃、橙子混合榨汁,建议保留果渣确保膳食纤维摄入。单一水果汁糖分过高,建议蔬菜占比超过60%。胃肠敏感者可将果汁稀释后饮用,避免果酸刺激。鲜榨果汁需在20分钟内饮用完毕以防氧化。
卷心菜、白萝卜等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泡菜,能增加益生菌含量且提升维生素B族利用率。家庭发酵需使用专用发酵罐,确保盐水浓度控制在3%-5%,常温放置3-7天。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发酵食品的钠摄入量。
制作果蔬餐时建议每天摄入5种以上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深色蔬菜应占总量一半以上。避免采用煎炸等高油脂烹饪方式,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去皮操作以保留表皮膳食纤维。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高糖水果摄入,肾病患者应限制高钾蔬菜用量。出现胃肠不适或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营养师调整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