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豌豆有助于清肠通便。豌豆富含膳食纤维、植物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排便功能。
豌豆含有大量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每100克豌豆约含5克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壁神经促进肠道蠕动,缩短食物残渣在肠道停留时间。膳食纤维还可作为益生元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繁殖,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长期适量食用豌豆对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排便障碍有一定改善作用。
豌豆蛋白属于优质植物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且不含胆固醇。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短肽可调节肠道激素分泌,间接增强肠平滑肌收缩力。豌豆蛋白在肠道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降低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同时为结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有助于修复受损肠黏膜。
豌豆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维生素B1参与神经传导物质合成,能改善肠道神经调节功能。维生素K可促进钙质吸收,避免因低钙血症导致的肠平滑肌收缩无力。豌豆中的叶酸有助于维持肠道上皮细胞正常更新,预防炎症性肠病相关的便秘症状。
豌豆含有较多钾、镁等矿物质,钾离子能中和肠道酸性环境,缓解因胃酸过多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镁离子可与水分结合形成渗透压,软化干燥粪便。豌豆中的铁元素能改善贫血相关肠动力不足,锌元素则参与肠道黏液分泌调节。
豌豆需充分煮熟后食用,避免其中的植物凝集素引发胃肠不适。肠梗阻急性期、严重肠炎患者应暂时禁食高纤维食物。建议将豌豆与糙米、燕麦等粗粮搭配食用,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100克为宜。食用后应保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以发挥膳食纤维作用。
除豌豆外,日常可搭配食用西蓝花、苹果、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便秘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腹痛便血,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运动方面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或腹部按摩,促进结肠蠕动。烹饪时注意将豌豆彻底煮至软烂,避免油炸等高油脂烹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