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鸡蛋并不会更有营养,反而可能增加健康风险。鸡蛋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而加热处理有助于提高这些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
鸡蛋中的蛋白质在加热后结构发生改变,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生鸡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阻碍生物素的吸收,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生物素缺乏。加热能破坏这种抗营养因子,同时使卵白蛋白更易分解。蛋黄中的铁元素在加热后吸收率提升,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稳定性也更好。煮熟的鸡蛋蛋白质消化率可达90%以上,而生鸡蛋仅为50%左右。
生鸡蛋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食用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感染可导致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鸡蛋壳表面的气孔可能使细菌侵入内部,普通清洗难以彻底去除。儿童、孕妇、老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尤其需要注意。部分人群对生鸡蛋中的蛋白质成分过敏反应更明显,加热可降低致敏性。
建议将鸡蛋加热至蛋黄和蛋白完全凝固后食用,可采用水煮、煎炒、蒸制等方式。水煮蛋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避免高温油炸导致的营养流失。溏心蛋虽然口感较好,但中心温度可能不足以完全杀灭细菌。日常储存鸡蛋应冷藏保存,烹饪前清洗蛋壳表面,避免交叉污染。鸡蛋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可与全谷物、蔬菜搭配食用,保证营养均衡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