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放射性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病情描述:
我爸爸刚被查出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李渊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放射性肠炎可能由放射线直接损伤、肠道菌群失衡、血管内皮损伤、免疫功能抑制、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局部护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放射性肠炎是盆腔或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1、放射线直接损伤

    放射线会破坏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电离辐射可使肠隐窝干细胞凋亡,影响黏膜修复能力。临床表现为照射后1-2周出现腹痛、腹泻,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治疗需暂停放疗,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保护肠黏膜,严重时需静脉营养支持。

    2、肠道菌群失衡

    放射线会杀灭肠道正常菌群,导致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菌群紊乱会加重黏膜炎症反应,可能出现发热、黏液便等症状。粪便检查可见菌群多样性下降。可选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配合低渣饮食减少肠道刺激。

    3、血管内皮损伤

    放射线会引起肠壁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局部缺血和纤维化。血管病变多在放疗后数月出现,表现为慢性腹痛、肠梗阻。肠系膜血管造影可见血管狭窄。急性期可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炎症,慢性期需用甲硝唑片预防感染,严重狭窄需手术解除梗阻。

    4、免疫功能抑制

    放射治疗会抑制肠道局部免疫功能,降低分泌型IgA水平,增加感染风险。患者易合并巨细胞病毒等机会性感染,出现持续发热、血便。血清学检查可发现病毒抗体阳性。需使用更昔洛韦胶囊抗病毒,配合人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必要时行肠镜检查明确感染灶。

    5、继发感染

    受损肠黏膜易被细菌侵袭,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艰难梭菌等,表现为高热、脓血便。血培养和粪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同时加强肠外营养支持。

    放射性肠炎患者应保持低纤维、低脂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记录排便情况,观察有无脱水表现。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加重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随访中要注意营养状况监测,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

相关文章
慢性腹泻怎么办
慢性腹泻可以通过西药治疗,也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另外食疗也是可以缓解病情的,不同的人群治疗腹泻的方法不一样,如果是小孩子出现了腹泻,最好通过食物进行调理,因为毕竟是药三分毒,孩子正在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能不吃药最好不要吃。
慢性腹泻病程是多久
慢性腹泻的病程一般是两个月以上,如果连续两个月都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可以被称为是慢性腹泻;除此之外,如果腹泻发作的时间不长,但是在一年内累计发作超过了三个月,也可以被称为慢性腹泻。如果在这期间出现的食物中毒、消化不良或肠道疾病,就可能会使慢性腹泻的病程延长。
小儿慢性腹泻的病程有多久
小儿慢性腹泻的病程一般会持续两个月左右,还有的患儿可能不会持续性的腹泻,但每次发作间隔时间都在两到四周不等。患儿每次病情发作时,都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稀薄,且伴随有腹痛、肚脐胀痛的症状。而导致慢性腹泻病程延长的原因,主要是原发病未能及时控制有关。
慢性腹泻怎样治疗
如果患上了慢性腹泻,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就是止泻药、肠道微生态制剂以及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慢性腹泻还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乳糖不耐受要避免食用乳制品,除此以外,对症支持治疗也是很重要的。
慢性腹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慢性腹泻的发病和某些全身性的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比较常见的就是糖尿病,部分患者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某些胃肠道疾病也容易引起慢性腹泻,比如说溃疡性结肠炎,再就是患有大肠癌,还有部分患者是因为患有克隆病,也就是节段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