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疝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但具体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疝的大小、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
切口疝是指手术后切口部位因愈合不良导致腹壁薄弱,腹腔内容物通过薄弱处突出形成的疝。对于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切口疝,可以暂时观察,通过佩戴疝气带、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等方式保守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因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或疝环较小,手术风险较高,医生会建议优先选择非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无法根治切口疝,仅能缓解症状,长期可能因疝内容物反复突出导致嵌顿或绞窄风险。
对于疝环较大、症状明显或发生嵌顿的切口疝,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手术通过直接缝合或使用补片加强腹壁缺损;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需要全身麻醉。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防止复发。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均需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切口疝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控制慢性咳嗽等可能增加腹压的因素。超重者需适当减重,吸烟者应戒烟以促进组织愈合。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突发剧烈疼痛、疝内容物无法回纳或伴有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嵌顿疝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