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反射性晕厥是怎样的呢
病情描述:
我昨天下午发生了反射性晕厥,反射性晕厥是怎样的呢?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范存刚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反射性晕厥是指由特定诱因触发神经反射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的综合征,主要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情境性晕厥和颈动脉窦综合征等类型。

    1、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最常见的反射性晕厥类型,多由情绪紧张、疼痛或长时间站立诱发。发病机制为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率减慢和血管扩张,表现为突发面色苍白、出汗、视物模糊后意识丧失。发作前可有恶心、头晕等前驱症状,平卧后通常迅速恢复。诊断需排除心源性晕厥,治疗以识别诱因和物理反压动作为主。

    2、情境性晕厥

    情境性晕厥与特定动作或场景相关,包括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和吞咽性晕厥等。排尿性晕厥多见于夜间起床排尿时,因膀胱排空后腹腔压力骤降引发;咳嗽性晕厥常发生于慢性肺病患者剧烈咳嗽时。这类晕厥具有明确的行为关联性,预防需针对诱因调整行为模式。

    3、颈动脉窦综合征

    颈动脉窦综合征由颈部受压或转头动作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表现为突发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常见于衣领过紧、剃须或颈部按摩时,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诊断需进行颈动脉窦按摩试验,严重者可能需要心脏起搏器治疗。

    4、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属于反射调节异常,由卧位或坐位突然起立时血压调节延迟导致。常见于脱水、贫血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站立时眼前发黑、头晕继而晕倒。测量卧位和立位血压差值超过20mmHg可确诊,治疗包括增加水盐摄入和使用弹力袜。

    5、疼痛诱发晕厥

    剧烈疼痛可通过神经反射通路引起血管扩张和心率下降,多见于外伤、医疗操作或内脏绞痛时。疼痛刺激激活交感神经后出现反常的迷走神经亢进反应,与个体疼痛敏感性相关。处理需立即解除疼痛源,反复发作者需进行心脑血管评估。

    预防反射性晕厥需避免已知诱因,如长时间站立、快速体位改变等。发作时应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日常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适量增加盐分,避免空腹状态。有前驱症状时可进行交叉腿部和握拳等物理反压动作。反复发作或伴随胸痛、心悸者需完善心电图、倾斜试验等检查排除严重病因。

相关文章
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出现面肌痉挛以后,患者可以通过对照面肌痉挛的症状来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面肌痉挛患者会出现脸部肌肉不自觉的抽搐,甚至会蔓延到脸部的其他地方,患者可以根据身体所出现的症状以及自身的发病情况来进行自我诊断。
面肌痉挛术后注意亊项
给它局部的一种功能锻炼,然后加上放松,可以用一些湿热的毛巾热敷。病人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可以促进病情的缓解,因为这个病本身就是受精神刺激的时候易加重,然后放松的时候容易减轻,而且面肌痉挛在睡眠以后它本身就可以消失。一定要减少刺激。包括辛辣的食物、手机、电视、电脑等刺激,这样可以促进病人的恢复。
什么是继发性面肌痉挛
继发性的面肌痉挛是由于肿瘤或者是血管畸形,压迫到一侧的面神经出入颅的区域,从脑发出的地方引起的面肌痉挛,或者是由于颅内压力高,比如脑积水对局部血管神经造成了压迫,这样的情况叫做继发性的面肌痉挛,是极其少见的。
眼皮跳是面肌痉挛吗
面肌痉挛最早表现为下眼睑或眼角跳动,逐渐辐射整个面部,出现不受自主意志控制的抽搐,呈阵发性发作、进行性加重趋势,发作频度逐渐增高、发作幅度逐渐加大。如为上眼皮跳考虑与疲劳有关,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电视,通过休息,可自行恢复。如为反复发作的下眼皮跳,超过三个月,考虑面肌痉挛,需要手术治疗。
面肌痉挛的中药治疗效果如何
不管是针灸还是中药,对面肌痉挛的治疗帮助都不确切,有时候有镇静作用,阻止病情发作,而不能根治。面肌痉挛可以手术治疗,之后会出现落下后遗症的情况,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