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含量较高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脏、红肉、血制品、贝类海鲜、深绿色蔬菜等。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摄入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每100克猪肝含铁量超过20毫克,同时含有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助于促进红细胞生成。建议每周食用1-2次,避免过量摄入导致维生素A蓄积。烹饪时需彻底加热以杀灭寄生虫。
牛肉、羊肉等红肉是优质血红素铁来源,每100克瘦牛肉含铁约3毫克。红肉中的铁生物利用率较高,搭配维生素C食物可进一步提升吸收率。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过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概率。
鸭血、猪血等动物血制品含铁量丰富,每100克鸭血含铁量可达30毫克以上。其铁形态为血红素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血制品需充分煮熟后食用,避免微生物污染风险。痛风患者应限制摄入。
牡蛎、蛤蜊等贝类含铁量较高,每100克牡蛎含铁约7毫克。贝类同时提供锌、硒等矿物质,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初次食用需少量尝试。确保食材新鲜并充分加热,避免食源性疾病。
菠菜、苋菜等深色蔬菜含非血红素铁,每100克菠菜含铁2-3毫克。虽然吸收率低于动物性铁源,但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建议焯水减少草酸含量,与肉类搭配食用可提高铁吸收效率。
补铁需注意膳食均衡,动物性与植物性铁源搭配效果更佳。避免与浓茶、咖啡同食影响铁吸收,缺铁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定期检测血常规,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重点关注铁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