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肝病的人饮食需以低脂、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为原则,避免酒精及高盐高糖食物,主要推荐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蛋清、燕麦,同时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
选择鱼肉、鸡胸肉、豆腐等优质蛋白来源,有助于肝细胞修复。肝硬化患者需控制每日蛋白摄入量,避免过量诱发肝性脑病。急性肝炎期可适当增加蛋白比例,但应避免油炸或辛辣烹调方式。
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食物,烹调选用橄榄油或山茶油。脂肪肝患者需严格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每日油脂总量不超过30克。可适量食用坚果类不饱和脂肪酸,但需避免加工坚果制品。
西蓝花、胡萝卜等深色蔬菜提供维生素A和K,柑橘类水果补充维生素C。肝病患者常伴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AD软胶囊或维生素E胶丸,但禁止自行超量服用。
腹水患者需将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使用限盐勺计量,烹饪后放盐。合并肾功能异常时需同步限制水分,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000毫升,监测体重变化。
将三餐调整为5-6次少量进食,减轻肝脏代谢负担。晚餐不宜过晚,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可选用山药小米粥、南瓜羹等流质食物作为加餐,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导致低血糖。
肝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所有饮食调整应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出现食欲减退或腹胀加重应及时就医。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绝对禁食霉变或过期食品,外出就餐避免生冷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配合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