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豆制品,通过磨浆、煮浆、点卤、压榨等工艺加工而成,富含优质蛋白、钙、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是素食者和普通人群均可食用的高营养食物。
豆腐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克含蛋白质8-10克,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求,消化吸收率超过90%。大豆蛋白不含胆固醇,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健康具有潜在益处。制作过程中部分抗营养因子被破坏,进一步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
豆腐含有丰富的钙、镁、铁等矿物质,传统卤水豆腐的钙含量可达130-150毫克/100克。石膏豆腐的镁元素含量突出,有助于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豆腐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搭配维生素C的食物可提升吸收率,适合缺铁性贫血人群作为辅助膳食。
豆腐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超过80%,其中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抗炎等生理功能。豆腐制作过程中部分脂肪随豆渣去除,使成品脂肪含量控制在5-8%,属于低脂食品范畴。
豆腐保留了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皂苷等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可能缓解更年期症状并降低骨质疏松风险。皂苷则表现出抗氧化特性,这些植物化学物质在预防慢性疾病方面可能发挥作用。
根据含水量和凝固剂不同,豆腐可分为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等类型。北豆腐质地较硬适合煎炒,南豆腐细腻适合做汤,内酯豆腐可直接凉拌。发酵豆腐制品如臭豆腐、豆腐乳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独特风味和更多活性肽类物质。
日常食用豆腐建议每天控制在100-150克,痛风患者需注意摄入量。选择豆腐时应观察质地是否均匀、有无酸败味,开封后需冷藏并在2天内食用完毕。烹饪时可搭配海带、蘑菇等食材提升营养价值,避免与含草酸高的蔬菜大量同食影响钙吸收。特殊人群如甲状腺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