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害,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氢化植物油、油炸食品、烘焙食品等加工食品,天然食物中含量极少。
反式脂肪酸是油脂在氢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其化学结构与天然脂肪酸不同,人体难以代谢。反式脂肪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反式脂肪酸还可能促进炎症反应,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反式脂肪酸对儿童生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可能干扰必需脂肪酸的代谢。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摄入的1%。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脂肪的3%。日常饮食中应尽量减少油炸食品、人造奶油、植脂末等加工食品的摄入,选择天然植物油、新鲜肉类、乳制品等未加工食品。购买包装食品时应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避免选择含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等成分的产品。
合理膳食对预防慢性病至关重要,建议以新鲜天然食物为主,控制加工食品摄入量。烹饪时选择蒸、煮、炖等健康方式,避免反复高温煎炸。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如对饮食营养有疑问,可咨询专业营养师获取个性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