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结节可能会发生钙化,但概率较低。钙化通常与良性病变相关,但部分恶性肿瘤也可能出现钙化现象,需结合影像学特征综合判断。
钙化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高密度影,其形成机制与组织坏死、代谢异常或慢性炎症有关。良性结节钙化多呈现粗大、边缘清晰的形态,如甲状腺结节中的蛋壳样钙化或乳腺纤维腺瘤的爆米花样钙化。这类钙化通常生长缓慢,边界规则,周围组织无浸润性改变。对于存在典型良性钙化特征的结节,医生可能建议定期随访观察,无须特殊处理。
恶性肿瘤的钙化发生率约为10%-15%,常见于甲状腺髓样癌、乳腺癌或肺腺癌等。恶性钙化多表现为细小砂粒状、簇状分布或点状弥散,常伴随结节边缘毛刺、血流信号丰富等恶性征象。例如肺内微钙化若合并分叶状肿块,可能提示原发性肺癌;乳腺导管内簇状微钙化则需警惕导管原位癌。这类钙化与病理类型相关,如甲状腺髓样癌因分泌降钙素易发生钙盐沉积。确诊需依赖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
发现结节钙化应及时就诊,通过超声、CT或钼靶等检查明确性质。日常需避免过度焦虑,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限制高碘食物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影像学检查,若钙化形态改变或结节增大应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