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可能与免疫力差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腹泻的诱因主要有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病毒或细菌感染是腹泻最常见原因,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免疫力低下时病原体更易突破肠道屏障。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Ⅲ等药物,严重时需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控制症状。
乳糖不耐受或麸质过敏等食物不耐受反应会导致渗透性腹泻。这类情况与免疫功能异常相关,但更主要与消化酶缺乏有关。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必要时做食物激发试验确诊。
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病常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病与肠道菌群失衡、内脏高敏感性有关,部分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异常。可尝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引发伪膜性肠炎,化疗药物也常导致腹泻。这些情况与药物破坏肠道菌群或直接损伤黏膜相关,免疫抑制状态会加重损伤。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属于免疫介导的慢性肠道炎症,典型症状包含反复腹泻。确诊需结肠镜检查,治疗常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等免疫调节药物。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腹泻期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长期反复腹泻或伴有发热、血便时需及时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通过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等预防感染性腹泻。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