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热通常无须挂水,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口服药物和物理降温缓解。仅当出现持续高热不退、严重脱水或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考虑静脉补液治疗。
感冒发热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3-5天。体温未超过38.5℃时,优先选择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式。若体温继续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或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抗病毒作用缓解症状,同时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只有当患者因呕吐腹泻导致无法口服补液,或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需要静脉抗生素时,才需在医疗机构进行输液治疗。过度输液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和静脉炎风险,普通感冒发热患者更应避免频繁出入医院导致的交叉感染。
感冒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的蒸蛋羹。注意监测体温变化,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皮疹等预警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家长需特别注意儿童发热时的精神状态,若出现拒食、尿量减少或抽搐前兆,应立即送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