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和功能性尿失禁五种类型。
压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导致,常见于产后女性或老年人群。咳嗽、打喷嚏、跳跃等腹压增高动作时会出现不自主漏尿,可能与妊娠分娩、肥胖、长期便秘等因素有关。轻度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中重度需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
急迫性尿失禁多与膀胱过度活动症相关,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排尿。可能由神经系统病变、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等刺激膀胱黏膜引起。治疗可选用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配合膀胱训练和行为疗法。
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两种症状,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泌尿生殖系统萎缩有关,表现为腹压增高时漏尿伴尿频尿急。需结合盆底肌训练和抗胆碱能药物综合治疗。
充盈性尿失禁主要因膀胱排空障碍导致尿液潴留溢出,多见于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表现为尿线细弱、排尿费力伴持续漏尿。需解除尿路梗阻,严重者需间歇导尿或膀胱造瘘。
功能性尿失禁与认知障碍或行动不便相关,患者因无法及时如厕导致漏尿,常见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患者或卧床老人。需改善如厕环境,使用成人纸尿裤等辅助用品,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尿失禁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咖啡因及酒精摄入。规律进行盆底肌锻炼,体重超标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建议穿着透气吸湿的内衣,每2-3小时定时排尿。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类型,中重度症状或伴随血尿、发热时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绝经期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黏膜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