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末期可能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腹水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与肝功能严重衰竭、门静脉高压等因素相关,需及时就医干预。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导致血氨升高引发的神经精神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或扑翼样震颤。治疗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必要时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严重时需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肝肾综合征表现为少尿、肌酐升高,与内脏血管扩张及肾灌注不足有关。需严格限制液体摄入,使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改善肾脏血流,联合白蛋白静脉输注。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急性期需禁食,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力,必要时行内镜下套扎术或组织胶注射。预防性口服普萘洛尔片可降低再出血风险。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常见于腹水患者,表现为腹痛、发热。诊断性腹腔穿刺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治疗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同时补充白蛋白。反复感染者可长期口服诺氟沙星胶囊预防。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斑、鼻衄。需静脉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严重出血时使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避免创伤性操作,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肝病末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饮食以低盐、低蛋白、高热量为主,避免坚硬食物。家属应协助记录意识状态变化,出现嗜睡或呕血立即送医。定期复查肝功能、电解质和血氨,根据医嘱调整利尿剂和乳果糖用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进行被动肢体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