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血压测量、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等。高血压可能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高盐饮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检查和治疗。
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的基础检查方法,包括诊室血压测量和家庭血压监测。诊室血压测量由医护人员使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可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可记录24小时血压变化,有助于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血压测量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避免吸烟、饮酒和剧烈运动。
血液检查可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和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肾功能和电解质等。血常规可发现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糖检查可筛查糖尿病,血脂检查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和尿素氮,电解质检查可发现低钾血症等异常。血液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
尿液检查可评估肾脏损害程度和筛查继发性高血压。常规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评估肾脏损害程度。尿液检查前应清洁外阴,留取中段尿,女性应避开月经期。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改变。左心室肥厚表现为QRS波群电压增高和ST-T改变,心肌缺血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心房颤动等。心电图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准确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是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超声心动图可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舒张功能,发现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和瓣膜反流等改变。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早期表现,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创、无辐射,可重复进行。
高血压患者除定期检查外,还应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和保持心理平衡。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学会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