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发作时控制高血压需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静脉降压药物(如乌拉地尔注射液、尼卡地平注射液)并持续监测血压。急性期降压需避免过快过低,维持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下为宜。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是机体对脑缺血的自发代偿反应,此时快速降压可能加重脑灌注不足。静脉给药可精准调控降压速度,乌拉地尔注射液通过阻断α1受体扩张血管,尼卡地平注射液选择性作用于钙通道降低外周阻力。治疗期间需每5-15分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超过基础值的20%。同时需保持患者头位抬高30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94%,控制血糖在7.8-10毫摩尔/升。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缩压超过220毫米汞柱时应启动强化降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前需将血压控制在185/110毫米汞柱以下。所有降压方案需排除疼痛、躁动、尿潴留等继发因素,禁止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等可能引发急剧降压的药物。后续需逐步过渡到口服降压药,优先选择长效CCB类或ARB类药物。
脑卒中急性期后应建立长期血压管理计划,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保持规律有氧运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过度用力,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不适时需立即复诊。康复阶段可配合针灸、肢体功能训练等综合干预,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