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顿痔是指内痔脱出肛门外无法回纳且伴有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况。嵌顿痔通常由痔核脱出后受括约肌痉挛挤压、血栓形成或局部水肿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肛门肿胀、痔核发紫发硬等症状。
痔核脱出后未及时回纳是嵌顿痔的常见诱因。长期便秘或腹泻导致腹压增高,可能使痔核从肛门脱出。若脱出时间较长,肛门括约肌持续痉挛会卡压痔核根部,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此时痔核会迅速肿胀并变硬,表面黏膜可能呈现暗紫色,触碰时疼痛明显。患者常因疼痛无法坐卧,肛门周围可能出现反射性肌肉痉挛。
血栓性外痔进展也可能发展为嵌顿痔。肛周静脉丛破裂形成血栓后,若血栓体积较大且突出肛门外,可能被肛门括约肌嵌顿。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突发性肛门剧痛,痔核表面皮肤张力增高且温度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排便困难或反射性尿潴留,严重时痔核表面黏膜可能发生缺血性坏死。
慢性痔疮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更容易发生嵌顿。既往有痔疮病史者,若近期过度劳累、久坐久站或大量饮酒,可能诱发痔核急性充血水肿。当脱出的痔核体积超过肛门括约肌代偿能力时,即会发生机械性嵌顿。这类患者往往有反复痔核脱出史,嵌顿后疼痛程度较初次发病者更剧烈。
妊娠后期或产后妇女也属于嵌顿痔高发人群。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丛会导致痔静脉回流受阻,分娩时屏气用力可能使痔核脱出。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可能延缓痔核回纳,增加嵌顿概率。这类患者除典型症状外,可能合并会阴部水肿或产后伤口疼痛。
嵌顿痔属于痔疮急症,须避免自行强行回纳痔核。建议保持侧卧位减少肛门压力,可用温水坐浴缓解括约肌痉挛。饮食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减少排便时对痔核的刺激。若出现发热、痔核溃烂或大量出血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感染或坏死,需立即就医处理。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规律作息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