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损伤是指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等泌尿系统器官因外力、疾病或医源性因素导致的结构或功能破坏,可能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或腹痛等症状。
泌尿道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外伤性撞击、锐器穿透伤、医源性操作如导尿或手术并发症,以及结石嵌顿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肾脏挫裂伤或膀胱破裂,表现为腰部剧痛、肉眼血尿或无法排尿。结石移动可能划伤输尿管黏膜,引发绞痛伴血尿。长期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镜检查可能损伤尿道黏膜,造成排尿疼痛或尿道出血。部分患者因骨盆骨折继发尿道断裂,出现会阴肿胀和尿潴留。
特殊情况下,放射性治疗可能引起膀胱放射性炎症,表现为尿频尿急伴血尿。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间质性膀胱炎可导致膀胱壁纤维化,引发慢性盆腔疼痛。泌尿系统肿瘤浸润也可能破坏器官结构,但这类损伤通常进展隐匿。先天性畸形如尿道下裂可能增加外伤风险,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
建议出现排尿异常或腹痛时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损伤。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以防结石形成。导尿等操作应严格无菌,术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长期卧床者需定时翻身预防尿路压迫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