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低烧不退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药物治疗、雾化吸入、吸氧等方式治疗。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温水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可适量饮用蜂蜜水或梨汁缓解咽喉不适,避免摄入含糖饮料刺激黏膜。水分补充能帮助调节体温,对38摄氏度以下的低热有物理降温作用。
采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进行体表散热,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呼吸道。保持室内温度18-22摄氏度,湿度50%-60%为宜。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持续3天以上需及时就医。
细菌性支气管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缓释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咳嗽剧烈者可配合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或氨溴索口服液祛痰。发热时按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禁止自行联用多种退热药。
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治疗,每日2-3次可缓解气道痉挛。雾化后需清水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婴幼儿患者应选用面罩式雾化器,治疗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
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进行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考虑家庭氧疗,使用制氧机时应远离火源。出现口唇紫绀、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钟需立即急诊处理。
支气管炎患者应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饮食选择百合粥、白萝卜汤等润肺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材。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周3-5次八段锦锻炼有助于增强肺功能。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咯血、胸痛等情况时,须进行胸部CT检查排除肺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