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呼吸急促可通过保持呼吸道湿润、调整体位、遵医嘱使用药物、氧疗、避免诱发因素等方式缓解。支气管炎呼吸急促通常由气道炎症、痰液阻塞、气道痉挛、合并感染、心肺功能代偿不足等原因引起。
使用加湿器或将热水倒入容器中吸入蒸汽,有助于稀释痰液。每日重复进行数次蒸汽吸入,可缓解气道干燥。避免使用过热蒸汽导致黏膜损伤,建议水温控制在50-60摄氏度。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注意清洁加湿器,防止霉菌滋生加重症状。
采取半卧位或前倾坐位,利用重力作用减轻膈肌压迫。夜间睡眠时可垫高床头30度,使用多个枕头支撑背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建议采用缩唇呼吸法,吸气时用鼻,呼气时缩唇缓慢吹气,延长呼气时间改善通气效率。
细菌感染引起者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痰液黏稠时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祛痰。存在气道痉挛时需按处方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使用后需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严禁自行调整剂量或联用多种支气管扩张剂。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低流量吸氧,氧浓度控制在1-2升/分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配备家庭制氧机,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使用氧气时远离明火,鼻导管每日更换,湿化瓶每周消毒。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室内定期通风但避免冷空气直吹,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粉尘作业者应佩戴防护口罩。
急性发作期间需卧床休息,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蒸蛋羹、山药粥等。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每日练习2-3次。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口唇紫绀、意识模糊等表现时须立即急诊处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长期咳嗽者需排查支气管扩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