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能会出现哮鸣音,通常与气道炎症或分泌物增多有关。哮鸣音是气流通过狭窄气道时产生的高调哨笛音,感冒时若合并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等情况可能诱发该症状。
感冒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后,炎症反应可向下蔓延至气管和支气管。当小气道黏膜充血肿胀、黏液分泌增加时,气流通过受阻,振动频率增高形成哮鸣音。这种情况多见于既往有哮喘病史或气道高反应性人群,儿童因气道较窄更易发生。听诊时可在呼气相闻及断续性哨笛音,常伴随咳嗽、胸闷症状,但多数程度较轻,随感冒好转逐渐消失。
少数情况下哮鸣音可能提示并发症。当感冒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时,气道内大量炎性渗出物可导致持续性哮鸣音;若发展至肺炎可能出现湿啰音与哮鸣音混杂。免疫力低下者或婴幼儿出现哮鸣音伴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时,需警惕毛细支气管炎或喉气管支气管炎等急症,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
出现哮鸣音时应保持环境湿润,避免冷空气及烟雾刺激。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睡眠时可垫高头部缓解气道压迫。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频率加快、三凹征等表现,建议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或胸部影像学评估。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者感冒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防止诱发基础病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