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多数情况不算失眠。判断失眠需结合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受损程度而非单纯时长,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差异、睡眠周期紊乱、心理压力、慢性疾病等。
不同年龄段对睡眠需求不同,青少年需8-10小时,成年人7-9小时,老年人可能仅需6-7小时,未达8小时但日间精力充沛则属正常。
深度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比例失衡可能导致实际睡眠时间缩短,但若次日无疲倦感则无须干预,可通过固定作息调节生物钟。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引发主观睡眠不足感,伴随早醒或夜间惊醒,需通过心理咨询或放松训练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佐匹克隆等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疼痛等疾病可能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并伴随心悸或躯体不适,需治疗原发病,可配合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改善睡眠。
建议记录两周睡眠日记评估实际需求,避免过度依赖时长标准,若日间明显嗜睡或情绪波动需就诊睡眠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