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主要由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类、蝲蛄等甲壳动物感染,其他原因包括接触污染水源、生食螺类或饮用生水,少数情况下可通过伤口感染。
肺吸虫幼虫常存在于淡水蟹、蝲蛄的肌肉和内脏中,生食或未彻底煮熟食用后,幼虫在人体肠道孵化并移行至肺部。治疗需使用吡喹酮、三氯苯达唑等驱虫药物,伴有咳嗽、胸痛症状时需对症处理。
疫区水域中的尾蚴可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从事渔业、游泳等活动时可能感染。预防需避免接触疫水,已感染者需服用阿苯达唑等药物,并监测咯血等并发症。
部分螺类是肺吸虫中间宿主,生食或腌制螺肉可能导致感染。临床表现为低热、咳铁锈色痰,确诊后需采用硫氯酚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被虫卵污染的水源未经煮沸直接饮用可致感染,儿童更易发生。需进行粪便虫卵检查,治疗选用吡喹酮,同时纠正营养不良等继发问题。
疫区居民应彻底煮熟水产品,避免饮用生水,出现长期咳嗽、胸痛症状需及时进行寄生虫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