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测定主要用于评估骨质疏松风险、预测骨折概率、监测治疗效果及指导临床干预,其意义涵盖早期筛查、疾病诊断、疗效追踪和健康管理四个方面。
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骨矿物质含量,可识别骨量减少的高危人群,尤其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群体。
作为骨质疏松确诊的金标准,T值≤-2.5时结合脆性骨折史即可明确诊断,有助于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骨质疏松。
定期复查可量化评估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如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后骨密度年增幅超过3%提示治疗有效。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补钙方案,对骨量低下者建议增加负重运动并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折发生。
建议40岁以上高风险人群每1-2年检测一次,配合日常摄入乳制品、豆制品等富钙食物,避免吸烟酗酒等伤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