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可通过病因、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式综合判断,主要依据包括病原体检测、粪便特征、伴随症状及病史。
感染性腹泻多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如轮状病毒、大肠杆菌;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食物不耐受、药物副作用或肠易激综合征,通常无病原体感染证据。
感染性腹泻常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可能含脓血或黏液;非感染性腹泻多为水样便,较少发热,症状与特定诱因相关如进食乳制品后加重。
感染性腹泻粪便常规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培养可检出病原体;非感染性腹泻检查结果通常正常,过敏原检测或食物排除试验有助于诊断。
感染性腹泻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诺氟沙星、蒙脱石散;非感染性腹泻以调整饮食、停用致敏药物为主,必要时用益生菌调节菌群。
建议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脱水、血便时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与手部清洁,避免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