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每天解大便几次为正常

68552次浏览

每天排1~2次大便是正常的。如果说连续几天都不排便,甚至三天以上才排一次大便,可以定义为便秘。如果说每天排便次数超过两次,可以定为腹泻,这都是排便异常的情况。

正常人都会排大便,只是每个人的肠道情况不同,每天排大便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每天的排便次数比较多,所以认为不太正常,甚至认为患上了某些疾病。那么每天解大便几次为正常?
  一、每天解大便几次为正常
  一般来说,每天排1~2次大便都是正常的情况。有些人并不是每天都会排大便,而是几天才排一次,如果说三天以上排一次大便,通常都可定义为便秘,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排便异常。还有一些人每天的排便次数比较多,在两次以上,这种情况可以认定为腹泻,需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
  二、每天解大便次数不正常的原因有哪些
  1.排便次数过少的原因
  排便的次数过少有可能是饮食过少所致。有些女性为了控制体重,每天都吃很少的东西,摄入的食物少了,大便的次数自然也会相应的减少。如果说胃肠道功能不正常,比如说消化不良,也容易出现排便次数过少的情况,需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
  2.排便次数过多的原因
  排便的次数过多可能和饮食贪凉有关系。不少人夏天的时候都特别喜欢吃冷的食物,也喜欢喝一些冰镇的饮料或者是啤酒,这样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也会使肠道的蠕动速度加快,从而导致大便的次数增加。如果肠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肠炎或者是痢疾,大便的次数也会增多。

相关推荐

01:29
包谷糁的功效与作用
包谷糁是指玉米渣,其作用与功效有补充营养、降血脂、防便秘、抗衰老、清热利湿等。1、补充营养:玉米渣中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提供能量。2、降血脂:玉米渣中有维生素E、谷物醇、亚油酸等成分,可以促进身体中的脂肪分解,有辅助降脂的功效。3、防便秘:玉米渣中有一定的膳食纤维,能够刺激胃肠蠕动,若是患者有便秘的情况,可以适量吃玉米渣。4、抗衰老:玉米渣中的维生素含量十分丰富,有促进细胞分裂的功效,可以延缓衰老,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5、清热利湿:若是患者有脾虚湿盛的情况,适量吃玉米渣可以清除身体中的湿气,对缓解不适症状有利。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进行适当运动,如慢跑、瑜伽等。若出现身体不适,应早日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出现严重后果。
便秘擦屁股时纸巾有血什么原因
便秘的病人或者是普通的病人,如果说你排便以后查出来有血了,首先要引起重视。血是肛门流出来的,那么有可能它是有痔疮了,那么有可能它是有肛裂了,那么有可能你长肿瘤了,也有可能有息肉了,具体是什么原因,其实我也不知道。只能是第一条上医院去看,比方说大夫说了你长痔疮了,大夫说了你可能是有息肉了,所以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是出了血了,都应该第一时间要到医院去检查。如果说大夫说了你有痔疮了,那么你用完药以后不出血了,那就没事了。同时要用一些不能让大便干的润肠药,这样就是把你出血的原因给你解决了。如果说我用了药了还出血,那么我们建议最好做一下肠镜的检查。因为便秘的问题主要是有的时候可能会肠蠕动慢了,有的时候肠管里长东西了,所以我们认为便秘首先要做肠镜除外一下器质性病变。
语音时长 01:19

2021-07-09

79631次收听

01:56
便秘往肛门打香油行吗
便秘以后,用点开塞露,喝点香油,吃点润肠药,都是可以的。是药三分毒,让病人喝香油,喝20毫升,说喝20毫升都不管用,喝30毫升,就恶心。一般用开塞露,可以用20毫升到110毫升,是灌到开塞露的瓶里的,甘油灌肠剂,也是灌进去的。肛门用香油,放到器皿里是可以的。
剖腹产屁在肛门放不出怎么办
剖腹产产后排气不出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排除由于便秘或者是术后感染导致的肠梗阻,对于这种情况下需要尽早去医院做个腹部CT。如果不存在肠梗阻的情况下,那么则考虑是由于便秘引起的。那么患者可以适当的局部按摩热敷来促进肠胃蠕动,同时多饮水,必要的话,可以选择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或者是聚乙二醇4000散来起到通便的效果,通便之后,气体自然就可以排出,同时如果在服用药物之后。大便还是排不出来,这种情况下则需要选择肥皂水等进行灌肠,这样的话才能将大便突出,患者要多饮水、多走动、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出现便秘的现象。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1

88163次收听

01:53
便秘会导致肥胖吗
便秘和肥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便秘不会引起肥胖,但是肥胖的患者会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便秘分为这几个类型:正常传输型、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很多肥胖的患者往往会合并有所谓的糖尿病、心、肺、脑疾病,这种情况之下整体的胃肠功能往前推进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食物在胃在肠道内储留的时间比较长,就有可能会引起便秘。所以肥胖的人便秘的发病率高,但是很多瘦小的人也可以出现便秘,所以更多的来说便秘是肥胖的果而不是因。
孕妇便秘应该怎么办
便秘对于我们的正常生活会有很大的困扰,孕妇由于自己的体质发生改变,很容易引起便秘,这会给她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隐患,孕妇会经受很大的痛苦,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存在,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孕妇应该如何远离便秘。准妈妈如何战胜便秘顽疾1、每天坚持活动身体孕晚期时,许多孕妇常会因身体逐步粗笨而懒于活动,所以便秘表象在怀孕晚期更为显着。而恰当的运动能够增强孕妇的腹肌缩短力,推进肠道活动,防止或减轻便秘。
便秘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便秘有急性便秘与慢性便秘之分,急性便秘可突然发生,伴有呕吐、腹痛等症状,可因肠道疾病引起。慢性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
为什么会便秘
便秘的原因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拖延大便时间、长期缺乏水分、长期精神紧张和大便时注意力不集中。一、不良的生活习惯。喜欢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平时食用的是精细食物,没有一点油脂,容易导致肠道蠕动速度变得缓慢大便干燥,出现便秘。二、拖延大便时间,由于忙于工作或者学习,想大便的时候会忍着,易导致已经到直肠的粪便返回到结肠,从而引起便秘。三、身体长期缺乏水分。饮水不足,容易导致大便干燥,引发便秘。另外,若是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的症状,也会使身体的水分大量流失,从而引起粪便干结。四、长期精神紧张。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感觉不到便意,从而导致便秘。五、大便时注意力不集中。上厕所的时候一边玩手机或者看书,一边排便,会分散注意力是会影响排便功能,从而引起便秘。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20

57910次收听

01:52
便秘吃什么药
功能性便秘患者或者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患者,在能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时,比起吃药更重要是调整患者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争取恢复正常排便习惯。如果说在这些一般治疗都做得非常充分,但是患者症状缓解并不满意情况下,那么才建议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首先会选择能够增加大便容积,增加大便水含量以及促进胃肠道运动药物,而中成药,仅仅适合是短期应用,因为这类含有蒽醌类药物长期服用,会造成患者肠道粘膜色素沉着,引起结肠黑变病。
便秘危害有哪些
便秘会引起肛裂、痔疮、结肠黑变病,还会导致情绪焦虑,诱发结肠息肉,甚至诱发癌变。一、引起肛门直肠疾病,比如肛裂,肛裂又加剧了便秘的发生,两者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二、便秘可引起痔疮。便秘增加了直肠的压力、排便的阻力,每次排便以后,直肠要增加压力,又容易导致痔疮发生;三、便秘还容易诱发出血,容易大便带血;四、便秘后长期吃泻药,可以导致结肠黑变病。长期的结肠黑变病,肠道的黏膜会色素沉着、功能减退,又加剧了便秘的发生;五、便秘可以造成患者的情绪变化,比如焦虑、抑郁、躁狂,影响日常生活。六、便秘可以诱发结肠息肉的发生。轻度的结肠息肉一般不会恶变,但是时间久了容易引起癌变。
语音时长 01:53

2019-12-05

51885次收听

便秘肛门胀怎么回事
便秘肛门胀是便秘患者出现的大便干结引发的现象,患者出现排便困难的时候,肛门长时间受刺激,进而就出现了充血、水肿现象,那么患者就出现了肛门坠胀之感;而患者养成优良的排便习惯,就可以恢复排便功能。
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主要从便秘的几个原因上,便秘主要分一个就是从中医,辨证上分一个实秘和虚秘。实秘主要是热结便秘和器质便秘,虚秘主要是气虚血虚和,肾虚这几个情况。根据病人的不同的表现,用一些中药来调理。除了中医治疗在饮食上要注意,便秘患者多吃粗粮,适量运动对治疗便秘也很有帮助。
顺产后产妇便秘怎么办
产后女性肠胃功能较弱,再加上运动较少以及食物较难消化,很容易出现便秘的问题。产后如果出现严重便秘,需要了解便秘原因,然后针对治疗,可以通过做产后体操、调整饮食来改善便秘的情况,也可以养成固定时间点排便,要是便秘如果比较严重,最好还是尽快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老人便秘严重怎么解决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体力减退,胃肠功能蠕动缓慢,导致食物停留过多时间在体内,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这种情况,我们首先选择让老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加胃肠道蠕动。另外我们建议多吃富含高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燕麦、粗粮等。多吃高纤维食物水果以及水分多的水果,如梨、香蕉、菠萝等。这些有助于老人肠胃消化功能的增强,缓解便秘症状。如果通过饮食效果不理想,必要时可以口服乳果糖、聚乙二醇等渗透性的泻药。这类药物副作用比较小,对老年人比较合适。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1

56114次收听

01:39
小儿便秘怎么治疗
注意平衡饮食,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如长时间仍未排便请到医院就诊。小儿便秘的治疗,应该首先从饮食起居上进行调理,日常注意平衡饮食,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如果发现孩子没有在经常排便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排便的话,应该督促孩子进行排便,如很长时间仍未排便请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