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可通过清洁灌肠、保留灌肠、药物灌肠、营养灌肠等方式进行。灌肠操作通常由便秘治疗、术前准备、药物吸收、营养补充等需求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除肠道内容物,适用于严重便秘或肠镜检查前准备,操作时需控制液体温度和流速。
将药液缓慢注入并保留15-30分钟,常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局部给药,需注意药液浓度和患者体位。
通过肠道黏膜吸收特定药物,如退热用的柴胡灌肠液,须严格遵医嘱配制药物浓度。
对无法进食患者提供葡萄糖溶液等营养支持,需监测电解质平衡,每次灌注量不超过300毫升。
灌肠操作应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执行,家庭自行灌肠可能造成肠黏膜损伤或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替代。